未曾擁有便已失去

發佈時間: 2024/01/18

未曾擁有便已失去

三十多歲的露露患有抑鬱症,接受了心理治療一年多,本已漸入佳景準備減藥,卻因為看了一套關於學童自殺的電影後而情緒轉差,需要維持原有的藥量:「我有做足心理準備才入場,為什麼我會這樣?」她一臉茫然的說。

「看電影後難以抽離而持續消沉,或許是大腦在提醒我們有未完的心結。你跟主角的經歷像嗎?」

「沒有很像,他的哥哥死了,我的哥哥尚在。」她淡然地說,像不想說似的。我沿著她給我的線索一直往前走。

她的哥哥與父母不和,在她念中學時已離家自立。她看著哥哥與父母多年的爭執,雖理解哥哥的選擇,卻偶爾也會幻想如果哥還在家:「我明白他為什麼會離開,我也想逃但逃不了。現在父母都老了,哥有必要這麼執著要保持距離嗎?」

「如果哥不保持距離,你希望是怎樣的呢?」

「他可以帶家人來跟我們一起聚會、他可以主動一點找我、發訊息給我;家中有需要時他出來幫忙。」

「如果他可以,那該有多好。」我附和著說,然後靜下來;沉默的瞬間讓她感受理想與現實的遙不可及。

「但我知他不會,都這麼多年了。」她垂下頭,彷彿要忍著不哭,可是越用力眼淚卻越傾瀉如雨下。

「你現在知道電影為何如此觸動你,其實自從哥離家,你便失去了他,或者更正確的說,是你們從來未有機會建立你渴望的兄妹情,從前、現在沒有、將來也似乎不會,這是無名的哀傷(ambiguous loss),未曾擁有便已失去,誰明白你內心有多失落。」

感謝抑鬱症讓她埋藏已久的心結被看見、感謝電影讓她更貼近自己的內心。願意接觸內在,便有機會給自己更寬廣的人生。 

真正的愛家人,不必勉強將相處不來的人硬擠在一起;放手、祝福對方有更好的生活也是一種愛。

(本欄逢星期四刊登)

撰文: 楊健恩 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臨床心理學家
欄名: 心晴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