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當然想將最好的給予孩子們,把家族的資源留給下一代,做到薪火相傳。但有沒有想過,一些不好的影響,包括上一代的創傷經歷,如果沒有好好處理,都會不知不覺地傳給後代?當人們經歷一些非常可怕或痛苦的事件
「同學在校內多次發脾氣,甚至與老師發生肢體碰撞。上課時常常離開座位,還會在部分課堂上擅自離開教室,並且不願意嘗試新事物……」「他在家裡常常發脾氣,叫他做功課時發脾氣,叫他吃飯時發脾氣,叫他去刷牙、洗臉
面對壓力時,思覺過敏人士容易受到一些自動化負面思及核心信念影響,陷入 某些非理性的想法,從而出現困擾的情緒和行為反應。以下兩個例子是他們常 有的思想陷阱。妄下結論 - 在欠缺充分資料、合理依據的情況下
最近因為一套電影,生死都成為我們各人反思的命題。從我們一向忌諱的命題變成我們茶餘飯後的話題。在臨床心理學家的治療室裡面,每天都會談到生死的話題,與人們一起討論及思考生命的意義,尋找生活的目標和價值。本
小美與小明一同走進了我的治療室,兩人都顯得緊張而疏離,各自坐在房間的一角,彷彿是對立的雙方。空氣中瀰漫著高度的不信任和缺乏安全感的氣息。小美首先開口,聲音中帶著焦慮,她講述了小明在結婚僅10個月後,最
他15歲,總是一臉木無表情的,別人難以猜測他在想甚麼,卻更令他容易被同儕誤會,造成社交問題。我和他初次見面時,他一臉茫然,有一句沒一句的,我吃力地維持著對話。隨著見面次數增加,他愈能道出他的經歷:父母
於臨床工作上,經常聽到病人談及「孤獨感」。究竟「孤獨感」是甚麼,又可以用甚麼方法排解呢?「孤獨感」簡單來說,就是指我們自我感到缺乏與別人於社交上互動及連繫的感覺。因此,即使一個人身邊擁有很多親朋好友,
你有沒有覺察到自己對情緒的信念?面對喜、怒、哀、驚、惡、厭、煩,你可察覺到自己對哪些情緒較為接納或抗拒?人對情緒的反應,有機會是受到對情緒的信念所影響。例如,難以接受哀傷背後的信念可能是:「男孩子是不
分享一個發生在診所裡的有趣實驗。每當鈴聲響起,候診室中的幾位演員便會站起來然後坐下。起初,真正的病人感到困惑,但隨著鈴聲的重複響起,病人們也開始模仿這些行為,儘管他們並不明白其中原因。這正是典型的從眾
現今社會重視個體的多樣性,強調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有著不同的背景和特徵,希望大家能夠互相尊重對方。多樣性不僅限於種族、宗教、性取向等等,近年來有更多人開始提倡「神經多樣性」(Neurodiversit
你有沒有試過因為一些小事情是深深自責?無法停止回想自己的失誤,感到無地自容,甚至乎想掘個窿躲藏起來?有記憶以來,子誠努力做好每件事,因為稍有失誤,母親就會拿出皮帶,一鞭鞭地打在他身上。小二英文考試考得
上一篇文章介紹了思覺過敏的病理,實際上比較難判斷一個人是否有思覺過敏,需要專業人士(例如精神科醫生、臨床心理學家)仔細分析當事人的經驗。外國研究團隊大致把思覺過敏分為三類,若發現自己或親友有以下情況,
自閉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種先天性腦部發展障礙(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主要表徵包括難以使用和解讀非語言溝通、
小美與父母的身影一同踏入我的治療室,那天,她顯得有些緊張,目光在父母間游走,透露出內心的不安。媽媽率先開口,表達了他們對小美近期頻繁洗手行為的擔憂,擔心這可能是強迫症的跡象。在深入詢問小美生活中的壓力
你有曾經被剝削被利用嗎?金錢、心力、時間都有可能被予取予求。愛自己保護自己有時並不容易,尤其當身邊有隻披著羊皮的狼。所謂的界線(boundary),原來要在對你狠心還是對我忍心之間抉擇。曾經有個人,在
「每次去到人多的地方都感到渾身不自在,甚至出現焦慮情緒,我是患上了社交恐懼症嗎?」最近經常聽到朋友談論「社恐」這個名詞,究竟「社恐」是甚麼呢?社交恐懼其實分為不同程度,輕微的一般局限於某些社交場合中感
「你可唔可以改變我老豆?」少年憤慨地說。少年與父親的關係異常緊張,幾乎日常的事情都會引發少年的強烈反應。少年的父親為減少衝突會避進房間,然而這樣少年亦會以粗言穢語回應。難以理解的行為背後,往往有難以言
要明白為何心理創傷有時會揮之不去,便得從腦袋如何處理記憶說起。當人經歷創傷事件時,大腦的網絡連接和記憶功能可能無法如常運作。事件中的經驗(如感受、聲音、畫面)和記憶並沒有被妥善儲存和整理。大腦接收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