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斯》網絡次文化

發佈時間: 2023/05/08

《福爾摩斯》網絡次文化

首先,我先解釋以下3個名詞︰

第一個是Canon,在小說或電影有一個正統故事綫概念叫Canon,類似正史和野史的概念。以《福爾摩斯》為例,Canon便是作家柯南道爾所著的4部長篇和56部短篇《福爾摩斯探案》。為了區分原創作品和其他作者使用相同字符的後續作品,正統故事就叫做Canon或Canonical Sherlock。

第二個名詞是Fanon,它是以粉絲自行創作的故事Fan fiction結合Canon而成。Fan fiction這名詞則是來自粉絲fans。當粉絲自行創作的故事發展,或自行設立的角色人物設定,受到一眾粉絲廣泛接納時就會成為Fanon。

第三個名詞就是Ship。Ship按字面原意解作船,但這裏據我估計應是來自英文字relationship的最後4個英文字。在這裏Ship的意思可能最貼切的解法就是炒CP,即在原本故事中,未必每個角色都是一對一對的情侶,卻因一些細微曖昧舉動,甚至一些蛛絲馬迹,導致粉絲私下覺得此兩個角色很有發展可能,及後在故事中,繼而正式發展成為一對神仙眷侶。

英國BBC電視台2010年版本的《新福爾摩斯》,可能是這個「福爾摩斯粉絲文化多重宇宙」的最大推手。或許因為這是網絡世代第一套福爾摩斯電視劇,劇中人物陸續被人「Ship」得層出不窮。其中就有福爾摩斯與華生醫生齊稱的#Johnlock和令人腦洞大開的#Mormor,繼而變成一種網絡獨有的、福爾摩斯的、多重宇宙的質變。

(本欄逢周一刊登)

撰文: 海林 港台第一台節目《哈林奭失眠》逢周日深夜12時,以文化、科技、數據研究角度切入多元議題,看失眠夜的化學作用。
欄名: 哈林奭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