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聽覺 vs 獲得了聾

發佈時間: 2022/12/09

失去聽覺 vs 獲得了聾

隨着科技進步,科學家都孜孜不倦的鑽研怎樣找出「聽障」的人體基因,並利用遺傳工程技術減低聾童的出生率,至今已有很大進展。其背後的假設,是人類必須能聽能講,四肢健全年輕力壯,身形精神都維持於某一個狀態才算「正常」,否則都成為社會改造的對象。「聽力損失」、「聽障」之類的詞彙正正反映了這種思維。聾人社群則屢屢反擊︰「聽不見是不正常嗎?」健聽人四肢僵硬,神情木訥,間中喉嚨沙啞失聲就好像馬上變殘廢,連簡單地用動作表達自己都不懂,太可憐了。

曾有一名叫Aaron Williamson的英國青年,因病變成了聾人。在求醫的過程中,只見醫生老是說「你失去了聽覺」,他不禁心想,為甚麼沒人說我是「聾」了這件事?後來他成了相當出眾的視覺藝術家,更創作了Deaf Gain這詞來比照一般人口中的hearing loss。在過去數十年,手語科研已實證人腦在接觸手語後有更好的辨認人臉能力、豐富了空間記憶、對人的動作更敏銳。聾人在視覺方面的優勢也啟發了不少教育家、建築學家和藝術家,當中包括了特殊教育——讓自閉特色或其他小朋友學手語,能大大發展其溝通能力。聽不見是好事還是壞事,真的視乎我們願意從哪個角度看而已。來自一些聾人的看法是,與其去想怎樣治好聽障,不如停下來先問問這群人有甚麼可以拿出來貢獻社會。

若人人的身形體質、語言文化,以至其他特徵都一模一樣,那才是可怕。「多元共融」並不只是接納差異那麼簡單,這是一個具顛覆性的概念,需要我們從根本重新想像甚麼是一個「人」。

撰文: 陳意軒 逢星期日晚6時半在港台電視31播映。 逢星期日晚6時半在港台電視31播映。
欄名: 有聲無聲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