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儀博士
唐文儀博士

臀痠痛 梨狀肌損傷先兆

發佈時間: 2022/02/08

臀痠痛 梨狀肌損傷先兆

農曆新年是家庭聚首一堂的節日,呂小姐因臀部疼痛而留在家中休息,未能參與親友聚會。

她數月前開始感到臀部痠脹,有時患肢的大腿後側及小腿外側有放射性痛感,其實都是梨狀肌損傷患者常見的臨床表現。

梨狀肌是臀部深層肌肉,亦是作為髖關節的固定肌,有使大腿外旋的功能。梨狀肌連接多條神經,與坐骨神經的關係最為密切,故此梨狀肌損傷後會有臀上神經和坐骨神經痛的表現。

梨狀肌損傷患者的臀部疼痛,多數只有一側,可為緊縮樣刺痛或痠痛發脹,且有神經壓迫症狀。嚴重者如經歷刀割般劇痛,坐立不安,不能伸腿平臥,寸步難行,咳嗽、噴嚏、大便時腹壓增加而使臀部疼痛加重。

有些病人的大腿難以向外伸展,內旋力減弱,有些病人站立不穩,骨盆和身體傾斜。有些病人的小腿前外側、足背和趾背外側區感覺障礙,可見此病影響多方面。

中醫認為梨狀肌損傷的成因是梨狀肌自身的退變,內在因素為搬動重物或下蹲起立時的急性腰扭傷(俗稱「閃扭」),使梨狀肌肌膜和部分肌纖維斷裂、充血、水腫、痙攣等並牽連坐骨神經,引起病變的發生。外在因素為感受風寒濕邪,致使氣血運行不暢而痺阻,經筋氣血不足失於濡養,日久則梨狀肌發生慢性炎症。

治療方面,可通過中醫的舒筋活絡手法、針灸療法,達到舒筋通絡、活血化瘀、濡養經筋的治療目標,從而促進肌肉康復。並根據通則不痛和氣行血行的原則,應用中藥外敷,冬季休息時可用熱水袋熱敷於患側臀部。

臨床小貼士︰預防梨狀肌損傷的方法︰避免過勞,改善姿勢,注意保暖,增強體質抵抗冬季風寒外邪入侵。

(本欄逢周二刊登)

撰文: 唐文儀博士 註冊中醫師
欄名: 中醫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