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逾30港醫申赴內地執業 高永文促寬年期限制 理順雙向藥物安排

發佈時間: 2023/08/08

疫後全面通關,促進大灣區醫療融合。大灣區醫療專業發展協會榮譽會長兼行會成員高永文昨稱,掌握到逾30名香港醫生正申請赴內地執業,人數屬「歷史上比較多」,惟受限於CEPA協定,大部人僅能短期執業,促兩地政府協調放寬年期限制,並理順藥物雙向流通、保險等安排,但強調有關倡議非要推動大量本港醫護外流,只是助本港醫療管理人才開拓「港式醫療服務」。

高永文表示,目前有30多名醫生正申請到內地執業,逾半為全科及家庭科醫生,另有心臟科、精神科、眼科、骨科等專科醫生,數量屬歷來較多,部分人有意駐當地,部分屬於兼職。

助大灣區建「港式醫療服務」

惟受限於CEPA協定,大部分人只能申請3年短期執照,若想以專科醫生身份在內地長期執業,則需在2002年前考獲專科資格,倡兩地政府放寬年限;另允許大灣區指定醫療機構經審批後可使用臨床急需藥物和醫療儀器的「港澳藥械通」下,雖有19間內地醫院獲准使用20多款藥物及器械,惟准用藥物多為抗癌藥,不符港醫用藥習慣,倡再作放寬。另倡推動保險業增設港醫的內地專業責任保險,以增保障。

高強調,有關倡議有助本港醫療管理人才、臨床醫學領袖在大灣區建立「港式醫療服務」,非吸引大量本港醫護赴內地發展,且當本港擴大環球人才招聘及特別註冊計劃,南下內地醫生必比北上港醫多。

精神科醫生 冀可遙距看診處方藥物

已獲內地執業資格的眼科專科醫生龐朝輝指,內地私院積極建立「港式醫療」,惟當地用藥、手術等程序與本港不同,需時磨合,故暫未在當地行醫。精神科專科醫生吳燕婷指,疫前已有不少內地人視像求診,惟受法規所限,僅能給醫療建議,冀兩地醫療融合後,便利遙距看診及處方藥物。

記者︰脫芷晴

美術: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