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足的浪漫

發佈時間: 2022/03/14

遠足的浪漫

在中世紀的歐洲西方文化中,只有經濟拮据的匠人、想體驗殉道精神的朝聖者,又或者是流離失所的難民,才會選擇長途跋涉於荒山野嶺步行。

直至18世紀的歐洲,浪漫主義慢慢興起,在鄉村散步的想法才真正發展起來。法語哲學家如盧梭和德國詩人歌德,將「回歸自然」變成一個新口號。他們將孤獨視為通往自己內心世界的一條鑰匙,自然美景作為可以照亮自己內心的一片明鏡。Wanderlust這個獨具意義的德語單詞,慢慢被納入英語詞庫,它代表着一種喜悅,一種慾望,一種通過遠足在大自然的懷抱,去找尋自我的熱情和渴望。

卡斯帕‧大衞‧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1818年的油畫《雲海上的浪者》,描繪一位孤獨的紳士背對着畫面,面對着一望無際的雲海,聳立在岩石峰頂上,至今仍被世界視為德國浪漫主義的象徵。

愛好遠足,也成為了前衞而獨立的女性象徵,所以當時英國女作家珍‧奧斯汀、夏洛特‧勃朗,筆下的女主角大都活潑好動,愛好遠足。

但剛開始時,歐洲人對遠足還是十分有戒心,他們認為一定要有充分認證,例如有人推介符合審美品質和品味的優雅景致,才值得文人雅士到訪,例如著名的英國西北部湖區。(本欄逢周一刊登)

撰文: 海林 港台第一台節目《哈林奭失眠》逢周日深夜12時,以文化、科技、數據研究角度切入多元議題,看失眠夜的化學作用。
欄名: 哈林奭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