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憲孫
梁憲孫

血小板功能障礙

發佈時間: 2025/03/20

血小板功能障礙

身體受傷,血管流血,止血有三部曲。首先是血管迅速收縮,反應極快但不穩。接著是血液內的血小板聚集、粘接血管傷口。最後一步是血液內的血凝固蛋白凝結,形成血凝塊,封住傷口。每一步皆重要,如其中一項或以上有缺陷,即容易出現流血難止現象。骨髓負責造血,包括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血小板有止血功能,非常重要;數量減少或功能有缺陷,皆可導致流血不止。

六十歳的陳先生患有冠心病,曾接受「通波仔」手術,並放入多個心血管支架;須長期服食「亞士匹靈」(Aspirin),具抗血小板作用,防止支架血液凝固阻塞,但副作用是難止血。陳先生那天運動打球時,不小心跌倒,腦部受創出血,情況嚴重。

五十歲的王小姐發現腦部有腫瘤,急需接受切除手術。王小姐有容易流血的家族史,血小板數量正常,但PSA-100 (Platelet function assay) 驗血檢查發現王小姐「凝血時間」(Bleeding time) 超標,代表血小板功能有障礙。詳細檢查顯示王小姐缺乏「血管性血友病蛋白」(von Willebrand protein),確診「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王小姐接受「去氨加壓素」(Desmopressin) 注射,令「血管壁」(Vessel wall) 釋放適量「血管性血友病蛋白」補充不足,改善「凝血時間」,手術非常順利。

不少藥物影響血小板功能,服用後較難止血;除「亞士匹靈」外,有常用的「氯吡格雷」(Clopidogrel),又稱「波立維」(Plavix),其他還包括一些統稱為「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的消炎止痛藥。

多種「抗癌標靶藥物」同樣影響血小板功能,包括治療「慢性髓細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aemia) 的「達沙替尼」(Dasatinib),還有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aemia) 的「依魯替尼」(Ibrutinib)。

「慢性腎衰竭」患者血小板功能亦有障礙,易出血;還有「骨髓增生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 disease),如「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aemia),血小板數量或增多,但功能有缺陷,同樣容易出血。

(本欄隔星期四刊登)

撰文: 梁憲孫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醫生
欄名: 醫晴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