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內的正常白血球,包括「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s)、「淋巴細胞」(Lymphocytes)、「單核細胞」(Monocytes)、「嗜酸性粒細胞」(Eosinophils)及「嗜鹼性粒細胞」(Basophils),「中性粒細胞」數量減少,可增感染風險。血液正常時,「中性粒細胞」的數量一般是1.5單位以上;降至0.5以下,患者容易受細菌感染;0.1以下則非常危險;如果情況持續一段長時間,風險會倍增。
25歲的陳小姐最近體重突然急降,同時有心跳及多汗現象。驗血報告顯示有「甲狀腺功能亢進」迹象︰「甲狀腺素」上升,腦下垂體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下降。醫生處方抗甲狀腺藥物「卡比馬唑」,病情迅速受控。6個星期後,陳小姐出現發燒及喉嚨痛現象,驗血檢查顯示「中性粒細胞」的數量接近零,骨髓活檢確診「卡比馬唑」誘發「粒細胞缺乏症」,情況危急。醫生處方靜脈注射強力抗生素,還有「升白血球計」G-CSF。經治療後,陳小姐的體溫逐漸回復,中性粒細胞數量亦回升,順利康復。
40歲的李小姐驗身發現「中性粒細胞」數量持續偏低,血紅蛋白濃度及血小板數量則正常;骨髓檢查沒有異樣,醫生懷疑陳小姐患有「自身免疫中性粒細胞減少症」。
75歲的王伯最近肺炎入院,同時發現「中性粒細胞」數量下降,血紅蛋白濃度及血小板數量亦偏低;骨髓檢查確診「骨髓異常增生綜合症」,同時有轉化成「急性白血病」的迹象。「異體血幹細胞移植」屬根治方法但風險高,年紀大的王伯不宜。醫生處方去甲化藥物「阿扎胞苷」,可以活化「抗癌基因」;每4星期連續注射7天,可控制病情。
撰文:
梁憲孫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醫生
欄名: 醫晴醫情
-
-
健康資訊丨20歲女持續牙骹痛與頸椎有關? 脊醫警告 : 可能是頸椎錯位導致 |
|
-
網絡熱話|美女網紅車禍癱瘓 遇醫生熱烈追求未婚誕子 「童話故事」結局竟如此… |
|
-
抑鬱症丨37歲鄭欣宜傳因健康問題神隱2年 現身西貢市集近況罕曝光 |
|
-
地震預測︱北美50年內恐迎「超級海嘯」 8級以上地震掀300米巨浪 溫哥華、華盛頓州高危 |
|
-
Healthy Life︱都市人壓力大常捱夜 中醫推介3款茶:疏肝明目 養血安神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中性粒細胞數量降 增感染風險
中性粒細胞數量降 增感染風險
血液內的正常白血球,包括「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s)、「淋巴細胞」(Lymphocytes)、「單核細胞」(Monocytes)、「嗜酸性粒細胞」(Eosinophils)及「嗜鹼性粒細胞
https%3A%2F%2Fskypost.hk%2Fcolumn%2Farticle%2F3467700%2F%E4%B8%AD%E6%80%A7%E7%B2%92%E7%B4%B0%E8%83%9E%E6%95%B8%E9%87%8F%E9%99%8D%20%E5%A2%9E%E6%84%9F%E6%9F%93%E9%A2%A8%E9%9A%AA
https://skypost.hk/column/article/3467700/中性粒細胞數量降 增感染風險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seo/503.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465000/3467700/
港聞
新聞
007
3467700
503
503001004
港聞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