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一般比女性較少患上「缺鐵性貧血」,病因大多是腸胃出現問題。
30歲的陳先生有便秘及痔患多年,痔瘡經常大出血,導致出現缺鐵性貧血;醫生處方鐵丸及通便藥物,同時安排手術處理他的痔瘡問題。
30歲的英國人亨利,幼時確診在華人中極少見的「乳糜瀉」,屬慢性自體免疫性疾病疾病;主要會影響小腸,病徵包括腹瀉、腹脹及營養不良,引致體內缺乏鐵及葉酸。亨利需要長期服食鐵丸及葉酸以補充不足,可改善貧血的情況。
40歲的王先生驗血時發現有嚴重貧血,白血球及血小板數量減少,同時有溶血現象,並且缺少鐵質。骨髓檢查確診「再生障礙性貧血症」(Aplastic anaemia),骨髓造血功能受損,令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的數量減少,屬自體免疫系統疾病。流式細胞儀檢查顯示王先生同時患有「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屬罕見的後天溶血病,與「再生障礙貧血症」有密切關係;骨髓造血幹細胞的PIG-A基因出現的突變,影響該基因所控制的「糖基脂醯肌醇錨定蛋白」,基因突變令患者的紅血球缺乏這種酵素,即容易受到自身免疫系統的「補體」攻擊,在血管內出現溶血現象,令紅血球內含鐵的「血紅蛋白」從尿液流失,因而缺鐵。
60歲的張先生,20多年前曾因嚴重胃出血而入院,最終確診胃癌,須接受「全胃切除手術」(Total gastrectomy)。張先生最近發現患上缺鐵性貧血,相信與早年的胃切除手術有關。食物吞嚥後經食道入胃,胃酸含大量鹽酸,具氧化作用,將食物中的「三價鐵」氧化成「二價鐵」,然後在小腸吸收。全胃切除手術令胃酸分泌減少,不利「三價鐵」氧化,影響小腸吸收鐵質。
撰文:
梁憲孫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醫生
欄名: 醫晴醫情
-
PSA篩查助偵測早期前列腺癌 晚期個案應把握一線治療時機 |
|
-
-
遊日注意︱女子獨遊日本住連鎖酒店聞異味查看床底驚「四目相對」 爬出陌生男網揭真實身份 |
|
-
新冠疫情︱本港新冠陽性率創近半年新高4星期内錄10死 衞生署:未來數周續攀升 |
|
-
飲食陷阱|26歲女打邊爐後喉嚨痛 求診僅10分鐘不治 醫生揭致命原因 |
|
-
常跑步也患退化性膝關節炎 1類人風險更高7倍 新型注射療法助減痛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男患缺鐵性貧血 多因腸胃問題 - 晴報 - 港聞 - 新聞 - D220714
男患缺鐵性貧血 多因腸胃問題 - 晴報 - 港聞 - 新聞
男性一般比女性較少患上「缺鐵性貧血」,病因大多是腸胃出現問題。 30歲的陳先生有便秘及痔患多年,痔瘡經常大出血,導致出現缺鐵性貧血;醫生處方鐵丸及通便藥物,同時安排手術處理他的痔瘡問題。 30歲的英國
https%3A%2F%2Fskypost.hk%2Fcolumn%2Farticle%2F3301828%2F%E7%94%B7%E6%82%A3%E7%BC%BA%E9%90%B5%E6%80%A7%E8%B2%A7%E8%A1%80%20%E5%A4%9A%E5%9B%A0%E8%85%B8%E8%83%83%E5%95%8F%E9%A1%8C
https://skypost.hk/column/article/3301828/男患缺鐵性貧血 多因腸胃問題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seo/503.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300000/3301828/
港聞
新聞
007
3301828
503
503001004
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