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憲孫
梁憲孫

持續發燒須查找病因

發佈時間: 2022/06/02

持續發燒須查找病因

體溫超過攝氏37.5度即屬發燒;病毒細菌感染乃常見原因,包括新冠病毒,其他病因包括免疫系統疾病及惡性腫瘤。有病者發燒超過一個月,沒有其他明顯病徵;必須找出病因,對症下藥。

30歲的王先生近幾個月經常發燒,間中體溫高達攝氏39度,晚間出大汗,沒有其他明顯病徵;服用退燒藥後溫度稍退,燒一個多星期,又會好一個星期,反反覆覆。正電子掃描檢查發現兩肺之間、心臟對上的「縱隔」位置有5厘米直徑的腫瘤,活組織檢查確診「何傑金氏淋巴癌」,骨髓活檢未見淋巴癌細胞。王先生接受了6個的治療後順利康復,估計復發機會不高。

30歲的陳小姐一向健康良好,只是間中兩邊面頰出現皮疹。陳小姐最近一兩個月經常有約攝氏38度低燒,此外沒其他明顯病徵;小便檢查發現嚴重「蛋白尿」,驗血顯示腎功能受損,最終確診「紅班狼瘡綜合症」,需要盡快接受治療,防止腎臟功能進一步惡化。

50歲的李先生身體一向健康,近月反覆有低燒,約攝氏38度,沒有感染迹象,亦沒有其他病徵。腹部超音波檢查及電腦掃描顯示左腎有一個2厘米腫瘤,確診腎癌,幸而未見有擴散迹象;手術切除後,李先生沒有再發燒。

60歲的張先生發燒4個星期,晚間有夜汗,無咳無痰;肺部電腦掃描顯示雙肺上肺葉有病灶,懷疑張先生肺部受「結核菌」感染。醫生為張先生進行內視鏡檢查,取痰液作檢查;「聚合酶鏈反應」發現「結核菌」基因,確診肺結核病。張先生接受治療後退燒,順利康復。

30歲的王小姐發燒多個星期,大便不太暢順;腹部曾經出現淺紅色的皮疹,數天後散退。「傷寒凝集試驗」呈陽性,血液發現「傷寒沙門氏菌」,確診「傷寒症」,治療後順利康復。

(本欄逢周四刊登)

撰文: 梁憲孫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醫生
欄名: 醫晴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