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陽
郭曉陽

時間+複息 儲多一倍錢

發佈時間: 2019/12/05

時間+複息 儲多一倍錢

上期講到準備退休,上月剛入職的年輕同事Jacob就覺得距離自己太遠,所以認為投資沒有迫切性。

Jacob愛追潮流,喜歡用新的科技用品,如智能電話和智能手錶等,都要買最新型號。問及他的理財習慣,Jacob坦言自己有儲蓄,但沒投資任何產品,只是任由錢放在銀行;為何不投資?他覺得要研究理財工具費時又麻煩,且他的儲蓄不是定時定量,所以一直沒投資。

Jacob的心態不難理解,消費誘惑大,令很多年輕人難有一批數額大的資金去投資;而且年輕人一般認為距離退休很遙遠,因此不急於為退休準備。現實是否如此?

看看以下兩個例子,假設A和B都是25歲,投資額不多,以2萬元為基礎,年回報屬於較低水平的3%,以複息計算。A在25歲就將2萬元作投資,50歲時他連本帶利可得56,277元,回報超過1.8倍;B比A晚10年,即35歲時才投資,50歲時他連本帶利可得41,875元,回報僅1倍。雖然兩人的投資金額相同,但A卻提高了資金的增值潛力。

退休理財有兩個關鍵,其一是時間,其二是複息。

Jacob的理財觀念就正好錯失這兩個關鍵。他覺得自己距離退休很遙遠,所以沒及早投資,錯過滾大資金的機會;至於將錢只存放在銀行不作任何規劃,則錯過複息帶來的倍增效應。

當上述兩者結合,就可創造財富效應,無論透過月供股票、基金,甚至強積金,都是運用同一道理。

香港家長經常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綫,為何不鼓勵他們理財也要及早不宜遲?

(本欄逢周四刊登)

撰文: 郭曉陽 追求財務自由,分享理財經驗,揀選優質增長股,目標每年回報15-25%。
欄名: 晴報第一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