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復康服務如何應對老齡化服務使用者的需要

發佈時間: 2023/12/08

職業復康服務如何應對老齡化服務使用者的需要

隨著經濟環境的改善及醫療科技發展的進步,世界人口平均壽命得以延長,殘疾人士老齡化在職業復康服務亦日趨明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60歲以上是為「老年人」,而服務使用者比一般人提早約10至20年出現身體退化的情況,即約40至50歲就開始步入老年期。他們需要應對隨著年紀增長而有機會產生的各種問題,包括身體機能減退及認知能力下降、患病風險增加、難以長時間應付工作訓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等。同時,他們亦需要為將來的退休生活而作計劃。因此,職業復康服務除了為服務使用者提供工作訓練及就業支援外,亦會提供適切服務,為踏入老年期作充足準備。 

社會福利署於2005推出「職業康復延展計劃」,就殘疾人士老齡化的情況,為庇護工作及綜合職業復康服務中心的60歲以上或工作能力衰退到40至59歲、需經評估的服務使用者,提供度身訂造及多元化的整全服務。計劃內容包括工作活動訓練、社交康樂、興趣發展、健康護理、個案輔導及跟進、家屬支援、生死教育等,以滿足老齡化服務使用者的個別化需要,增加對個人健康關注、培養個人興趣、擴闊社交網絡等,為將來退休生活作準備。

近年樂齡科技發展迅速,政府在2018年12月推出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資助安老及康復服務單位購置或租借和試用科技器材,以助改善服務使用者的生活質素及減輕照顧者的負擔和壓力。而將不同的樂齡科技應用於職業復康訓練之中,以有趣的活動形式,大大提升老齡化服務使用者參與身體機能及認知能力訓練的投入感、主動性及持續性,對於延緩他們的身體機能及認知能力減退大有幫助。

總括而言,為老齡化服務使用者提供適切的職業復康服務能提升對健康的關注,透過樂齡科技於日常訓練活動中,能有效監督健康情況,增加他們對健康管理的意識。職員亦能有效率地處理及分析服務使用者的健康數據,以助評估他們的需要並提供適切的跟進。專為老齡化服務使用者所設計的活動,能讓他們發展個人潛能、培養不同興趣、豐富生活經驗,為將來退休作準備,活出康盛晚年。

(本欄逢星期五刊登)

撰文: 馮麗彤 新生精神康復會註冊社工
欄名: 身心靈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