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AI還原舊相 50年代魚檔 重現中環街市

發佈時間: 2023/05/15

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的中環街市,落成逾80年,活化後於前年重開。為了保育街市的建築特色和歷史價值,市建局進一步利用人工智能(AI)修復了1張50年代、魚販在攤檔販賣情景的相片,並以其為藍本1:1還原當時魚檔細節,該位於地下的檔口即日起開放參觀,而沉浸式多媒體互動裝置料於8月啟用。

中環街市昔日共有285個家禽、蔬菜等攤檔,為東南亞最大型肉類市場,惟市建局經理(規劃及設計)古倩珊指,局方接收街市保育時,結構損毀嚴重,攤檔組件殘缺失修,為讓市民更了解街市昔日面貌和氛圍,團隊翻箱倒籠文獻紀錄和歷史圖片,又訪問歷史專家深入了解攤檔過去,最終篩選出13個涵蓋6類貨品的檔口作保育,其中更透過Al修復1張50年代魚檔相片,並按其1:1還原位魚檔面貌。

盡力重現儲水箱工作枱等細節

負責修復相片的著名視覺及數碼藝術家黃宏達稱,中環街市早期照片均為黑白菲林相,且大多模糊、曝光不良和褪色,但AI透過深度學習後,可提升照片解像度及修整瑕疵,如舊相中的模糊字句「抵食鯉魚」也能重現。他又說,AI猶如「好叻嘅畫家」,可為黑白相片重新上色,並修復不完整的影像內容,如鹹水草、竹籮等,甚至魚販的輪廓,均可變得清晰立體,但不諱言:「人樣可因主觀看法有差異,最難修復」,幸AI水準令人滿意。

經修復相片被放大貼在魚檔中,保育團隊用狀況較佳、能復修的舊街市組件,盡力把魚檔的儲水箱、木桶魚缸、水磨石工作枱等細節重現。至於為何選擇在魚檔上多加心思,古解釋,因為數不多的中環街市舊相,大多與魚檔有關,細節有迹可尋。

黃指,修復過程僅數天便完成初稿,但為確保符合歷史真相,不斷與專業人士討論調整,最終用1至2個月完成,相信未來透過把珍貴相片數碼化及以AI修復,可更完整保留社會歷史面貌,傳承下一代。

沉浸式體驗料8月啟用

魚檔即日起開放參觀,下階段會加設多媒體互動裝置,市民既可沉浸式體驗魚販叫賣、魚檔環境等,又可打卡拍照,料8月慶祝街市開放2周年時啟用。

記者︰梁薾心

美術:顏玉玲

AI還原舊相 50年代魚檔 重現中環街市

( 香港歷史博物館圖片)

AI還原舊相 50年代魚檔 重現中環街市

保育團隊用狀況較佳、能復修的舊街市組件,盡力將原貌呈現。(市建局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