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B鏈易致初生嬰腦膜炎嚴重可奪命 產前篩查減75%感染風險

發佈時間: 2022/12/29

乙型鏈球菌(B鏈)對初生嬰兒威脅大,隨時可致肺炎及腦膜炎,嚴重更可致命。因早發性感染多與母親產道帶菌相關,臨盆前打抗生素可減嬰兒感染風險,衞生署及醫管局自2012年起向全港孕婦作B鏈拭子篩查,回溯過去11年數據,證普及篩查令新生兒感染B鏈風險大減75%,至每千人僅0.26人感染。

本港8間公立產科醫院及31間母嬰健康院,目前向懷孕35至37周孕婦提供B鏈拭子篩查服務。孕婦若證感染,分娩時會獲處方靜脈抗生素,冀嬰兒出生前獲得抗體,避免感染。團隊利用大數據分析篩查前(2009至11年)及篩查後(2012至20年)約46萬孕婦數據,揭31.9萬人曾做B鏈篩查,當中20%人帶菌。初生兒感染率由每千人1.03人中招,降至每千人0.26人感染。且大腸桿菌等其他常見感染,未因孕婦打抗生素上升,整體病例更由每千人3.25人,減至每千人2.26人,證明篩查能減少新生兒早發性感染。

早發性感染 出生首周出現

衞生署高級醫生馬懷思指,早發性B鏈感染多在嬰兒出生首周內出現,不乏病童須深切治療,「部分人因血壓變低,要打強心針,亦有人因肺炎須插喉。若病菌走入腸道,或致壞死性腸炎,若上腦則致腦膜炎。」死亡病例雖較罕見,惟一旦嚴重感染,後遺症風險高。

廣華醫院婦產科顧問醫生梁永昌指,B鏈普遍在人體存在,孕婦多無症狀,只要篩查無礙,毋須吃抗生素預防。同院婦產科副顧問醫生陳嫈紫補充,口服式抗生素難經胎盤傳給胎兒,促孕婦勿自行吃抗生素。

醫管局婦產科統籌委員會主席歐陽錦全指,下一步會逐一檢視每宗嬰兒感染病例,分析篩查後仍受感染的成因、嚴重病例及死亡率等數據。

記者︰脫芷晴

美術:招潤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