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74%人憂AI網購 收集個人資料過多 逾半人每周網購 75%不熟悉人工智能

發佈時間: 2022/09/09

疫下市民消費更依賴網購,消委會調查發現,77%港人每日或每周都會網購,惟今年首7個月接獲的網購投訴達6,984宗,按年升逾倍;同時發現75%人不熟悉人工智能(AI),擔心相關網店收集過多個人資料,卻有60%人從不閱讀網店的私隱政策;而調查亦顯示,有近1成網店收集與交易無關的個人資料。

消委會建議,網店提供「雞精版」條文。

消委會今年首7個月共接獲6,984宗網購投訴,按年急升104%,主要為送貨延誤、產品質素及銷售手法。

首7月6984宗網購投訴 急升104%

另消委會於去年10月18日至11月2日,訪問1,219名15歲或以上曾瀏覽本地或非本地網店的市民,顯示分別有55%及22%每周及每日都有網購,38%網購年資為3年或以下,49%主要購買日常家居用品。

調查亦發現,有75%人表明對人工智能不熟悉,39%更不信任人工智能;74%擔心使用人工智能網購時,會被收集過多個人資料,74%憂因系統漏洞致蒙受損失;81%希望網店讓消費者有權選擇是否使用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愈趨普及,主要是4種工具,包括產品推薦、聊天機械人、生物識別技術及擴增實境(AR);有89%人有使用產品推薦,而有73%及74%人分別認為生物色別技術及AR有助改善網購體驗,但有60%人從不閱讀網店的私隱政策,主因內容冗長(68%)、無論如何都可收集到(47%)、詞彙深奧難明(31%);但閱讀後,有43%會因憂慮而停止瀏覽該店。

倡提供「雞精版」條文 較易消化

消委會亦檢視112間本地及非本地網店的私隱政策,有90%商家在網店頁面有披露收集數據方法、目的等,但僅6間列明收集數據是為訓練人工智能系統,另有6%至10%網店收集與交易無關數據,包括學歷、收入、婚姻及就業狀況等。

消委會數碼市場發展與資訊科技諮詢小組召集人蕭景威稱,4種人工智能工具均可收集行為數據、個人資料及個人化訊息等,其中最常用的產品推薦,可透過Cookie收集消費者瀏覽習慣。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說,一般網店的私隱政策條文冗長且難明,市民需花至少20分鐘閱讀,「好多人剔咗同意就當睇咗」,認為商家應提供「雞精版」條文,讓消費者容易消化,又承認本港對人工智能應用法規不足,政府應制定發展政策。

記者︰謝雅寶

美術:招潤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