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WWF︰10年內百萬物種或消失 恐龍後最大滅絕迫在眉睫

發佈時間: 2022/01/21

在氣候變化及人類活動等因素影響下,全球受威脅物種名單上的動植物數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德國分會近日發表報告指,不斷增長的環境威脅正將牠們推向絕種邊緣,估計未來10年恐有100萬個物種消失,形容是自恐龍滅絕以來,地球上最嚴重的生態滅絕。

WWF德國分會早前發布「2021年的贏家和輸家」報告,列出目前生存受嚴重威脅的動物及保育進展,目前約14.25萬個動植物物種被列入國際自然保育聯盟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其中有4萬種「瀕臨滅絕」。

分會形容這是自1964年名錄成立以來列入物種最多的一刻:「如情況繼續下去,估計有大約100萬個物種恐在10年內滅絕,這將會是恐龍時代結束以來,地球上最大規模的滅絕事件。」分會主任布蘭德斯警告,人類急需果斷的環境保護政策,特別是應對氣候變化:「物種保育不再只是僅解決環境問題,而是關乎到人類會否也被列入瀕危紅色名錄,變成自己生活方式的犧牲品。」

非洲森林象 31年減86%

在受威脅最嚴重的動物中,被列年度報告「最慘輸家」的動物是非洲森林象,其數量在31年來銳減86%。北極熊亦榜上有名,因北冰洋的浮冰快速溶化,使牠們無法適應,專家估計北冰洋冰面恐在2035年夏天全部消失,北極熊就會全無棲身之地。同樣處境堪憂的還有德國樹蛙和蟾蜍、灰鶴、大江珧蛤與巡游魚類等。

但名單上還是有「贏家」,讓保育界出現了曙光。當中世界上最稀有大型貓科動物之一、伊比利亞猞猁於西班牙及葡萄牙的數量顯著增長,在2002年時,全球僅發現94隻猞猁,到2020年時數量已增加至超過1,100隻。

有「最笨重飛鳥」之稱的大鴇,2021年在德國的數量也明顯增加,達近40年來最高水平。研究人員2021年統計了347隻,遠高於1997年時的57隻。另外,尼泊爾保護印度犀牛種群的政策取得成果,數量自2015年以來增長了16%。此外,柬埔寨的保育工作也見效,當地的胡禿鷲、藍鯨和鱷魚的數量正在增長。

法汽車廣告須加聲明 籲車主減碳出行

汽車排放加劇空氣污染,法國政府為呼籲民眾減少駕駛車輛,立法要求境內汽車廣告均需加上呼籲減少駕駛車輛的信息,及宣傳減碳出行方法,包括步行、騎自行車或乘坐巴士。

新條例將在3月實施,針對所有平面、電子或廣播類別的汽車廣告。廣告公司提供3種信息選擇:「短途旅行請選擇步行或踩單車」、「記得使用共享汽車服務」及「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進行日常出行」。各類廣告也需要附註「減少移動污染」標籤。

若違反規定,汽車製造商可被處以每天最高5萬歐元(約44萬港元)罰款。

美術:鄧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