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兆寧
馮兆寧

高跟鞋興起靠路易十四 風險在物理

發佈時間: 2021/12/08

高跟鞋興起靠路易十四 風險在物理

昨天談到路易十四,關於他的事迹功績很多,作為在位時間最長的法王,他亦時尚前衞,影響後世,把法國塑造成奢華優雅代名詞,絕非簡單事。大家也許聽過他出名沖涼少,被人拿來開玩笑,相傳他70幾歲人沖涼不超過7次,次數各種講法也有,我都不知哪個真,但相似的認知是,當時歐洲人認為洗澡不利健康,因為熱水讓毛孔擴張,讓各種毒進入體內,甚至有人把14世紀鼠疫歸咎於洗澡。為了掩蓋身體異味,在路易十四引領下,法國紅了香水。現代女士們之所以穿高跟鞋,也和這KOL「帶貨」有關。

有流傳不知真否,即管分享下,說起初他為懲罰半夜出去參加舞會的宮女,下令她們穿鞋跟加高行動不便的鞋,踩地板時也發出嘎吱聲。結果過一段時間,宮女們不但沒有因為高跟鞋受束縛,反而掌握行走技巧,既能走路還能跳舞,而且穿着高跟鞋穿梭舞會更婀娜多姿。高跟鞋成為了潮流,連路易十四也開始穿,他身高只約154厘米,即5呎1吋,也有說他高5呎4吋,穿了高跟鞋威武好多,他的鞋底更是象徵國王的紅色,只能他擁有。法國以至歐洲人跟風,起初男性穿,繼而女性,初時貴族再到全民。

高跟鞋最初男士穿着

有人說路易十四發明高跟鞋,則是言過其實。據史料記載,最早出現的高跟鞋源於10世紀左右古伊朗,就是波斯。騎兵會在馬上挺身射箭,於是設計了小鞋跟,人站起時有助腳部牢固地擱在馬鐙上。後來這種高跟鞋雛形傳到歐洲,最初只男士用,顯得高大威武之類。17世紀,鞋的外形比較接近現代意義上的高跟鞋了,多得時尚icon路易十四,但仍然是男士穿着為主,之後才到女士擁戴。法國大革命,高跟鞋被指長期與權力和王室相連,為了保命很多人不敢穿。直到19世紀下半葉,高跟鞋慢慢復興,機械化生產讓產量充足,上世紀荷里活明星如瑪麗蓮夢露催谷,高跟鞋更加入屋。

除了時尚、人穿我穿,高跟鞋對女士或男士們有何吸引?物理上有得解釋。穿高跟鞋使臀部提升大約20至30度,與鞋跟高低有數學關係,鞋跟愈高,提升幅度就愈大;隨年齡增長,地心吸力成為身材剋星,特別對女士,任何能夠「扭轉」地心吸力的產品,自然sell得,高跟鞋使臀部提升而不再下墜,女士們彷彿都忘記了着起它來多麼累、身體如何受罪。

此外女性穿高跟鞋的步姿,比穿平底鞋更具吸引力,也令腿部看起來修長,迎合一般男性對長腿的偏好。

我呢世人曾經接觸不少事物,其中一樣未試過的就是穿高跟鞋,也不明白女士為何要穿?就是為了吸引人的一份自豪?很多人都知道長時間穿會出現各種痛症,騷騷長腿博表現,小心換來足底筋膜炎。外國曾有研究指出,正常人每天行幾千步算正常,若想健康流行以1萬步為標準,行路時足部所承受的壓力,約等於體重3倍,即重120磅的人每行一步,足部承受300多磅力,跑步時更可達4至5倍。

穿高跟鞋對身體的危害,若用科學解釋,就是「牛頓第三運動定律」(Newton's third law of motion),即作用與反作用力。當一個物體的力量,施加另一物體時,第2個物體必然會對第1個物體產生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通俗地說,一位女士的身體重量,若幾乎集中在「斗零踭」,這麽小的面積承受多麼大壓力,這些壓力會反射回她的身體,如腳掌以至背部一帶,可能對盆骨、腰椎等造成傷害。

鞋踭也不是愈低愈好,人體力學來說,腳掌前後有大概2厘米高度差距步行較舒適,所以鞋踭高度最好在2-5厘米,有專家指出極限是7厘米,即大約3吋。穿上1吋高跟鞋,體重22%壓向腳前掌;穿2吋及3吋時,腳前掌則分別承受57%及76%體重,可見壓力相當大。不少人以為「斗零踭」才出事,闊踭高跟鞋傷害力較小,其實也有研究顯示兩者對人體關節及肌肉造成的壓力差不多,鞋踭高度才是影響因素,鞋踭愈高對腳前掌壓力愈高。

穿高跟鞋時腳踭被撑起,受力點移至腳前掌,加上高跟鞋頭偏窄,腳前掌包括腳趾骨與趾掌間壓力增加。腳踭長期撑起,增加拉扯壓力,拉緊足底筋膜,可能導致足底筋膜炎;不少高跟鞋尖頭,長遠或令拇指外翻;高跟鞋不單影響腳掌,由於撑起腳踭,令小腿肌肉收縮,長時間變得繃緊;穿高跟時人重心向前移,又會增加膝關節壓力,會發炎之類;站姿改變,令盆骨前傾、臀部後翹,造成脊椎、腰椎壓力不均,腰也可能出事;當足部疼痛時,人不得不改變走路姿勢,走路姿勢變,也就有機會引起背痛、肩頸痛,乃惡性循環。

貪靚穿着高跟鞋,實際每天在慢性折磨自己,惟有盡量不要長期穿。穿高跟鞋需要很多犧牲︰犧牲舒適度、犧牲穩定性、在某些情況下犧牲健康;換句話說,美麗伴隨痛苦,但一些女性正正願意忍受痛苦,換來歡呼。我聽過一種生活哲學,說高跟鞋對生理不好,但是對心理好,自我感覺更良好,誰更重要?

撰文: 馮兆寧 資深媒體人
欄名: 放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