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41確診者延遲送院疫情恐失控 劏房男等足2日 有公院隔離房100%用盡

發佈時間: 2020/03/31

新冠肺炎本地確診個案逼近700宗,本港公院系統瀕崩潰邊緣,有劏房男等足2日才能入院。醫管局承認,昨有41名患者未能即時入院,且有公院負壓病床已100%爆滿,行政總裁高拔陞預告輕症及康復者或要留在社區隔離。港大專家袁國勇更直言,疫情邁向失控,染病人數或急升至2,000人;有專家和議員倡建臨時醫院接收輕症病人。

截至昨晚10時,本港多41宗確診個案,共682人染病。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指出,新個案為21男20女,年屆11至65歲,當中7人無外遊,4宗屬感染源不明個案。

昨有21歲男確診者(CASE 567)投訴,確診2日後始獲送院,恐令同住在深水埗基隆街劏房的母親和愛犬染病,甚至拖累其他劏房住客。油尖旺區議員李國權透露,涉事單位一劏五,有2戶事發後已搬走。

康復追不上染疫 病床流轉慢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承認,截至昨午3時,有39名確診者未能送院,平均要等1日。對醫管局為何一度公布已將劏房確診男患者送往廣華醫院,但實際他仍留在家中,劉未正面回應。至晚上,衞生防護中心稱昨日確診的41人中,有29人未能入院;另有12人早前確診但仍未被安排入院。當中最早一宗未能入院確診者為CASE 513的36歲男子,他在本月27日已確診,但等逾4日,至昨日深夜仍未能住院。據早前公布,他是菲律賓酒吧群組中的樂手。

劉又承認,有公院負壓病床已100%爆滿,但拒答是哪間醫院爆棚,僅稱瑪嘉烈醫院病床已使用80%,而全聯網的1,020張負壓病床使用率達65%,又未明言當中820張成人病床尚有多少空額。劉解釋,因需消毒及要設獨立病區,且至今僅124人康復出院,致病床流轉慢,未能追上新個案增長。他冀昨起啟用的二綫病床能起分流作用,以治療輕症或康復中患者,惟拒評估全數400張二綫病床何時全面啟用,及會否「一開即爆滿」。局方亦正商討一切醫院內外可行的分流措施,包括與私院協調。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昨晨指出,若本港確診數字如歐美有「幾何級上升」,不排除讓輕症或康復中患者在社區隔離,以騰空一綫病床予重症者。

倡建臨時醫院 接收輕症病人

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和立法會議員郭家麒分別建議,採用亞博館或會展作臨時醫院,接收輕症病人。而港大微生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則相信,不少隱形患者已在社區,以外地返港的200宗確診計算,隨時會衍生出2,000宗本地個案,疫情「少少開始進入失控。」張竹君回應稱,疫情是否失控只是字眼問題,隨源頭不明個案增加,若相關患者去過多人的聚會,社區隨時會大爆發。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建議立法強制所有人戴口罩,減社區傳播。

另中大醫學院稱,前日(29日)起為經機場入境且無病徵者免費化驗糞便,首階段先驗難採深喉唾液的嬰兒和兒童。

第3名染疫警 曾到西九野餐

昨日新增個案中有34人曾於潛伏期身處外地,18人為英國留學生,另14人曾到英國旅遊或居於當地;其餘外遊個案曾到以色列、捷克或菲律賓等地。至於早前確診的第3名警員,休班期間曾到西九文化區野餐;另有確診學護曾到酒吧消遣。

由於不少外遊個案曾到英國、且返港時間接近,被問到在航班感染的風險時,張竹君稱,航班確有感染機會,但強調英國當地疫情嚴重,難免形成輸入個案,有病人亦提到,在當地曾接觸有病徵但沒有求醫者。

至於確診的31歲男警(CASE 663),駐守在石硤尾警署;與早前確診22歲女警無關,感染源頭未明。他在3月27日休班期間,與3、4名朋友曾到西九文化區野餐,該批人士與男警家人均會被列為密切接觸者。男警在28日有值夜更,但沒與同事一同用膳,其餘時間亦有戴口罩;至前日發燒入院。警方昨晚稱已界定1名警員為密切接觸者,正進行家居檢疫。

另一新個案(CASE 677)為早前確診25歲女(CASE 533)的密切接觸者,該女子曾在本月13日去過中環酒吧DRAFT LAND,該酒吧累計已有4名客人確診;而CASE 670為在公開大學就讀的學護,但學校早前已停學,相信並非在學校或醫院感染,她亦曾到位於尖沙咀酒吧All Night Long,早前亦有多名曾到該酒吧的人士及職員確診。

另早前有外籍女老師確診的迦南幼稚園(麗港城),由昨起關閉14天,校方將聘請專業消毒公司到校徹底清潔,同時取消昨到校取功課的安排。

在家檢疫倘確診 家人可考慮暫搬

醫管局員工陣線副主席羅卓堯昨稱,關注若有家居檢疫人士初步確診,等候入院期間要如何採取感染控制措施,以防止家人及其他密切接觸者受感染。他又稱,現時市民即使為在家隔離的家人送飯都可能增加感染風險,當局要檢討做法是否理想。

中大醫學院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若家居檢疫人士不幸確診,同住家人要特別留意其單位空氣流通,應時刻戴上口罩、勤洗手及保持距離,避免接觸患者飛沫。他直言,居劏房人士要長時間等候入院並不理想,若單位通風及環境較差,同住家人及其他共用廁所者均應考慮暫時搬離單位。

記者︰脫芷晴、李卓謙

編輯:梁偉澄

美術:陳超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