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玩自殘網遊Momo 阿根廷12歲女疑輕生

發佈時間: 2018/08/02

新型網絡自殘遊戲再現!繼早前的「藍鯨」遊戲後,近日即時通訊軟件興起一款名為「Momo」的遊戲,以恐怖頭像及連鎖信息,煽動挑戰者進行各種自殘行為,阿根廷一名年僅12歲的女童更疑因此自殺,引起全球家長恐慌。有心理學家指,網絡潮流或易令青少年「跟風」,而具誤導性信息會造成心理創傷,籲家長多與子女溝通,留意他們「玩緊乜」。

據了解,被喻為是「新藍鯨遊戲」的「Momo」是一款挑釁遊戲,由一個社交專頁發起;負責發放信息的「Momo」頭像為一個雙眼突出,並帶着詭異笑容的女性。而據知該個女性頭像,原為日本的一件藝術展覽品。該遊戲要求挑戰者聯絡一名陌生人「Momo」進行挑戰,同一時間「Momo」亦會以陌生聯絡人身份,透過即時通訊軟件WhatsApp隨機與不同人士聯絡,期間會不斷發送信息騷擾用戶,誘使、煽動挑戰者作出各種自殘或自殺行為。

挑戰者被煽動自殘

據外電報道,相關「挑戰」正於全球多個國家興起,阿根廷上周日有一名年僅12歲的少女,在家中後院一棵樹上上吊自殺,懷疑或與遊戲有關。西班牙、墨西哥等警方事後強調,該遊戲有機會令個人資料被盜取,呼籲大眾切勿加入,或隨便致電陌生電話號碼。

思健心理諮詢中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趙思雅表示,「Momo」與「藍鯨」相似,同樣是以遊戲形式吸引青少年加入。她估計遊戲一開始會先以閒聊方式向參加者索取個人資料,繼而威逼利誘參加者由低程度開始參與「挑戰」,並發放誤導信息,最終誘使他們自殘,甚至自殺。

心理學家:年輕人或跟風參與

她認為年輕人容易因思考不全,以及羊群心理,盲目「跟風」,惟對話當中若涉及騷擾、威脅性,參加者可能因此出現焦慮、失眠,甚至因誤導信息造成心理創傷等,建議家長應多與子女溝通。

香港遊樂場協會資深社工溫立文亦指,大部分參與類似遊戲的青少年,本身情緒可能已有一定問題,建議家長宜多觀察子女日常行為,並多加陪伴,以盡早發現潛在風險。

編輯:黎家榮

美術:招潤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