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啟德河活化工程 年內完成

發佈時間: 2018/03/28

全港首條大型活化明渠啟德河預計年內完成工程,排洪能力升近1.5倍,渠務署指啟德河現可抵禦200年一遇的洪水,亦添設大量綠化植物,不時吸引小白鷺等野生動物。對於近日網上有影片流傳,有地盤工在渠內撈出大量鮮魚,署方指由於工程需分段抽乾渠水,故會將渠內鮮魚撈運至有水的河道。

渠務署昨安排傳媒到啟德河參觀,現場所見河水尚算清澈,但偶爾傳出小量異味;河底有不少魚類,兩旁種植簕杜鵑,河中游位置則種有水蔥等植物,渠務署亦特別保留有70年歷史的麻石牆。

將鮮魚運至其他河道

渠務署署長唐嘉鴻指,啟德河活化工程完成度已達90%,改善工程包括重建及修復一段由黃大仙警署至太子道東長約1.1公里的河道,並於彩虹道地底建造一條長約400米的箱形暗渠,紓緩水浸風險。

唐亦說,渠務署已展開全港明渠活化評估,初步認為大圍、火炭、屯門中游、佐敦谷有活化潛力,爭取在明年成為活化項目及在5年內施工。至於觀塘敬業街明渠的活化計劃,亦將在今年內進行第2階段公眾諮詢。

近日有網上影片顯示,地盤工人以挖土機在啟德明渠撈出大量鮮魚,唐嘉鴻指,明渠一直有魚存活,施工期間要抽乾明渠,故將魚類撈運至有水的河道。

另外,渠務署今年再剔除大埔洞梓路一個水浸黑點,令全港水浸黑點減至6個,其中汀角路、摩理臣山道兩黑點已完成改善工程,完成監察後將剔除,餘下林村谷盆地、新田石湖圍、薄扶林村及漆咸道南亦已完成首期工程。

編輯︰梁顯庭

攝影:梁偉榮

美術︰招潤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