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柏良
姚柏良

從數據看旅業復甦實況

發佈時間: 2023/01/12

從數據看旅業復甦實況

近日市民最關注的新聞,非通關莫屬。不少官員和傳媒朋友,主動和筆者說「旅遊業復甦了吧!」筆者就不以為然,要再三努力解釋業界的實際情況。

通關確是一大喜訊,但如果以為香港取消所有出入境的檢疫要求,旅客就會「報復式出行」,旅遊業會搭上復甦的快車,企業收入很快就能回復正常,這完全是美麗的誤會。受到疫情重創三年,同業要從最低點重新出發,復甦之路並不易行,看數據,就最能說明事實。

以最早復甦的出境遊為例,政府去年9月底實施了0+3後,社會反應熱烈,不少人預計會有報復式的消費。而根據旅行社代出境旅客繳付的印花徵費數目,出境團確實有所增長,徵費由9月的19萬增至10月的45萬,在12月的旺季更升至近64萬,但與疫情前平均每月約超過200萬的徵費比較,復甦的比率僅有3成,很難說是報復式。

在入境遊方面,2018年約有6,500萬旅客訪港,2022年數目只約有60萬,不及疫情前的1%。雖然隨着放寬防疫措施,去年第四季訪港人數有所上升,由9月的6.6萬增至12月約16萬,增幅看似顯著,但與2018年的同期的658萬比較,都是只及疫情前的2.4%。

再說酒店的情況,根據香港酒店業協會的數據,疫情前香港酒店的入住率徘徊在八至九成,2018年達到91.99%的高峰。受到疫情重創,2020年的入住率跌至43%,2021年雖由低位反彈至59.64%,去年上升至63%,但與疫情前仍有一大段距離。房價是更能反映營運狀況的指標,2018年酒店平均房價約1,300元,2020年和2021年跌至大概600元,2022年雖然上升至920元,但比疫情前下跌3成之多,這還未計算,疫情下營運成本的大幅上漲。

出入境遊難以快速恢復,航空這個大交通的運力未能趕上,也是原因之一。國泰恢復運力的目標,是去年底將客運航理運力恢復至疫情前約三分一,今年底恢復至七成,至2024年底前始完全恢復至疫情前的運力。

筆者多次強調,旅遊業的復甦將會是十分漫長,業界需要資金和時間,重新恢復運作、建立運力和接待能力。香港相對於其他地區,開放的步伐也是較慢。根據聯合國世界觀光組織的報告,歐洲國際遊客已恢復至疫情前的81%,而全球國際旅客,亦恢復至65%。香港旅遊業如何在復甦的道路上急起直追,應該是今屆財政預算案的必答題。筆者已向財政司司長提交了多項帶動旅業復甦的具體建議,希望政府在財政預算案,作出正面回應。

(本欄隔周四刊登)

撰文: 姚柏良 香港中國旅行社董事長
欄名: 旅友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