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柏良
姚柏良

當酒店遇上無遊客

發佈時間: 2020/11/12

當酒店遇上無遊客

疫情之下旅遊業哀鴻遍野,作為持份者的酒店也不例外。今年1-9月本港酒店入住率只有三至四成,較去年入住率84%的跌幅明顯;酒店平均房價也同比下降超過50%,入不敷支的本港酒店積極自救,紛紛推出Staycation優惠和長租房,以吸納本地客源。現時,中價酒店房價更跌至每晚350元左右,貴價酒店也加入劈價,例如四季及文華東方均提供包早餐及餐飲消費優惠,現時最平為2,800元起。與疫前相比,現時房價「半賣半送」,實為無利可圖,即使Staycation火爆,對業務長期發展十分有限。

事實上,全球各大酒店自救方法層出不窮,不斷調整產品收入結構來增加利潤。其中喜來登酒店與專業PPT公司24slides合作,為酒店住戶提供代做PPT設計服務;香格里拉、洲際及希爾頓等國際品牌酒店先後於內地外賣平台─「餓了麼」上綫,推廣高端餐飲外賣,從而提高餐飲板塊收入,謀求新的增長點。

然而,香港本地市場細小,受眾基數有限,加之香港差餉物業估價處的差餉評估嚴重滯後—過去旅遊業興旺,帶動酒店業房價上升,收入增長十分可觀,差餉租值亦大幅上調。唯自從去年下半年至今,在經濟轉壞情況下,差餉徵費未能及時調整物業估值,不合理的估價大幅增加酒店的財務壓力,加上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對酒店業零支援,種種因素相加,酒店持續虧本,損失絕不容小覷。

因此,政府必須三管齊下救酒店業。第一,政府參照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加強為每間酒店提供支援;第二,政府盡快重估差餉,從實際上減輕酒店業壓力;第三,真正落實張弛有道的防疫措施,盡快啟用健康碼,實現香港與大灣區恢復通關。當面對更為寬廣的客源市場,業界也能重見曙光。

(本欄隔周四刊登)

撰文: 姚柏良 香港中國旅行社副董事長
欄名: 旅友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