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模塊化建築和組屋

發佈時間: 2020/03/20

新加坡的模塊化建築和組屋

新加坡除領先綠色建築和可持續城市發展之外,在廠房先預製組裝組件、室內裝修、屋宇設備等等建造方法,比其他亞洲國家超前了不少。我曾考察他們實行這種施工方法的工地。相比傳統建造模式,這方法無疑能提升業界承載力和可持續性,增加生產力,加強建造監管和工程質量保證,改善工地安全,縮短施工期及減省廢料,也能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更可降低對附近居民的滋擾,促進優質建築環境,還有助推動行業改革。

當地政府十幾年前已預料建造行業的人手年紀日趨老化,年輕人不願入行,造成青黃不接。為了推動他們「花園中城市」的願景,一定要保障人民安居樂業,才能維持社會高度穩定。政府視房屋為社會福利,視提供房屋為責任。因此,人性化及有尊嚴的合理人均面積的公營房屋(名組屋),必須加快興建。為了達成每年建屋量,局方着手研究一個建造期更快、更節省成本和減少依賴人手,且具環保效益的施工方案。模塊化建築(PPVC)遂應運而生,並於新加坡發展已超過十年,已掌握成熟的技術細節和物流運輸。

新加坡由組屋設計到社區規劃,都以尊重人的生活為目標。為了促進鄰舍關係和宜居生活,他們採用組團設計,即在衞星鎮下再細分小區,將組屋規劃放在三至四公頃的土地上,住宅用地佔45%,其他用地是配套設施,包括商業、運動場、公園、公共運輸等,以滿足居民生活上的基本要求。

由於新加坡是多元種族城市,所以每座組屋都有一定比例的非華人,藉此促進社會的種族共融。新加坡「因地制宜」和「以人為本」的建屋規劃,不止追求住宅供應量,更重要的是提供生活方式和宜居生活。難怪新加坡的置業率高達九成,比一般發達經濟體的七成為高,人均居住面積為323平方呎。相反,香港目前的置業率是49.2%,但人均居住面積平均只得161平方呎,劏房戶更只得20平方呎。

究竟新加坡採用組裝合成建築的背後長遠目標,對香港房屋供應和建造行業有甚麼啟示,有何值得借鏡的地方?值得香港政府深入反思和探討。(新加坡篇之五)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陳晧忠 建築是生命的舞台,在表達和塑造人的價值觀和孕育理想。
欄名: 筆講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