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有光︰新加坡的經驗

發佈時間: 2017/08/11

讓我們有光︰新加坡的經驗

20多年前,美國《華爾街日報》刊登一篇文章,說安裝天窗的商場,室內窗明几淨,人流和營業額比一般的高,可減少耗電量。作為業主和項目發展商,怎會不嚴肅考慮?位於九龍塘的又一城,美國建築公司Arquitectonica廣泛採用天窗,在1998年開業時吸引不少市民,至今仍是比較受歡迎的商場。

新加坡的建築團隊WOHA,2001年在百勝地鐵站的建築比賽中,設計了大面積的天窗,讓陽光深入位於地下30多米的月台。可是陽光亦帶來熱力,要加空調來降溫。建築師於是想出妙法,在偌大的玻璃屋頂預留一層薄薄的水,讓流水把熱力帶走。玻璃和密封膠都浸在水中,溫差不大,可提高耐用性。在地鐵站內抬頭一看,能見到牆上的光影,猶如置身水底。

但更重要的是地鐵站的外觀,只有一個大水池,讓對面的國家古迹--新加坡美術館享有無阻的景觀。如此尊重周邊環境,怪不得它被選為優勝作品。其實WOHA設計的樟宜機場皇冠假日酒店,在大堂中也設有載水的天窗,規模雖較小,也能令等候的客人能沐浴於自然光之下。

在2015年開幕的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是設計比賽中獲選的法國建築團隊StudioMilou的作品。他把兩座國家古迹--前最高法院和政府大廈,從功能和人流方面融會出一個大膽的設計,引來不少評語,如新建部分與古迹協調不足等。可是在喋喋不休的爭議聲中,他仍在中庭加建玻璃屋頂,玻璃蓋下是大堂,而承載的景觀水池為頂層餐廳內的市民提供完美的視覺享受。

玻璃屋頂比其他建築材料有較高破損的風險。記得2014年4月,又一城商場內一塊天窗在暴風中爆裂,雨水從天而降導致嚴重損失,增加使用天然光的趨勢即時逆轉。難道新加坡的團隊沒有擔心過同類意外?想必他們已在設計上做了風險評估和應變措施,採用了先進的技術和重視往後的維護保養,都要有所付出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李培基 建築是生命的舞台,在表達和塑造人的價值觀和孕育理想。
欄名: 筆講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