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金澤21世紀美術館

發佈時間: 2017/04/28

日本金澤21世紀美術館

一塊四周被繁忙街道圍繞着的草地上,修建了一個白色、圓形、透明的建築。這座晶瑩剔透的建築與旁邊的歷史建築,形成強烈對比。因應周圍環境及功能上的需要,建築師妹島和世創造出一個像在公園裏,像亭子般的公共空間。在周邊的草地上,放置不同的雕塑,不用進入美術館也能感受到藝術氛圍。有些雕塑更是小孩子的遊樂場,美術館不單止用來展示藝術品,它還是社區中心。建築師活用這個特色,以嶄新手法演繹美術館設計。

美術館設兩主區域

金澤21世紀美術館有兩個主區域,分別用作社區活動的公共區及藝術展覽的展區。美術館圓形的設計,造成建築沒有前後之分,只在四個不同方向設置入口,方便人群從各方進入。直徑達113米的建築內,有多個大小不同的盒子形房間,作為活動室及展館。盒子之間有四個庭院及貫穿南北東西的通道,令這個體積龐大的建築內部充滿了天然光。透明的玻璃把內外連成一片,既能把室外的人吸引進來,身處室內的人也不會感到侷促。

公共區放置在建築的外圍,包括藝術圖書館、演講廳及兒童工作室。任何人士毋須購票,也能在這個區域自由走動。中心部分展區沒有特定的展覽路綫,展館間的通道設有透明活門,可以根據不同的展覽需要開關,改動觀賞路綫。展館可以分成不同區域,同時舉辦不同展覽。在不需要所有展館時,部分展館還可以開放作社區用途,充分善用空間。

美術館到處都有令人驚喜的設計,例如庭院裏的泳池,池底竟然是另一個空間,池底的人可以跟池面的人互相呼應。看似展館的房間,進入後才發現原來是露天的,人們可坐在牆邊冥想。

整個美術館充滿歡樂氣氛,遊人穿梭其間,享受不同探索。這種把社區及展覽放在一起的設計,在香港也能看到,例如香港大會堂便是。但像金澤21世紀美術館那樣,跟市民及大自然打成一片,又充滿藝術感的手法,還有不少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林中偉 建築是生命的舞台,塑造人的價值觀和孕育理想。
欄名: 筆講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