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艷
張宏艷

剝花生

發佈時間: 2014/11/28

同事介紹我吃一款本地花生,已有近20年沒有剝花生,怕煩又怕碎屑弄髒衣服,盛情難卻之下,只好剝幾顆吃。奇怪地,花生的味道,卻是意料之外地香甜。我一邊吃一邊思考,到底放了甚麼材料,令這花生與別不同?

細心咀嚼,覺得它除了香脆、顆粒飽滿之外,還帶少許甜味和鹹味。其實,花生收割後不能直接吃下肚子,通常先用鹽水煮,然後天然曬乾。再講究一些,則把曬過的花生放入爐中以低溫烘焙,至水份減少,口感更香脆。

想多些花款,台灣有「五香花生」,用五香粉、味精、糖和鹽製成。「蒜香花生」則用蔥、蒜、辣椒、鹽、糖、油製成。還有熱量更高的「海苔花生」,成分是花生、海苔、鹽、糖、和油。再特別一些,就是「芥茉花生」,外面包一層花生、麵粉、芥末香精、鹽、油製成的綠色芥末脆皮。但我最喜歡清淡帶少許鹹味的花生。

吃着朋友介紹的帶殼花生,一邊看電視一邊剝,不知不覺吃得胃部發脹。此時方記起花生乃減肥大敵,每一百克有近一半是脂肪、近兩成是碳水化合物,不能多吃。為了減肥大業,快快樂樂地剝完這包美味花生後,又要回復舊態,喝白開水,吃水果為小食了。

撰文: 張宏艷 資深傳媒人、資深港媽
欄名: 每日驚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