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闖港半月 西貢布氏鯨喪命 背鰭有新傷口 需數天解剖查死因

發佈時間: 2023/08/01

自上月中起一條長約7米、未成年布氏鯨在西貢水域罕見露面,吸引大批「追鯨」客出海睹鯨蹤,其後鯨魚背部被發現2道由螺旋槳造成的傷痕,多方籲市民勿再追鯨。惟昨晨傳噩耗,警方接報指在西貢牛尾洲對開發現疑似鯨屍,相信為該布氏鯨。海洋公園保育基金昨晚指鯨屍已運抵萬宜水庫西壩進行解剖,初步相信死去不久,其背鰭位置有明顯新傷,海上漂浮物為脂肪組織,具體死因要待解剖完成,料需時數天。

有專家估計,布氏鯨傷口大,或被硬物撞擊,且不斷有觀光船靠近令其壓力大增,加上本港水域未有足夠糧食補充體力,致未能避開船隻等。惟網上一片謾罵聲,不少人怒斥出海觀鯨者為「兇手」。

警方昨晨10時46分接報,指在西貢牛尾洲對出海面,發現鯨魚屍體,初步相信為較早前在本港海域出沒的布氏鯨,案件暫列作動物屍體發現案處理。從網傳影片可見,鯨魚「反肚」在海面漂浮,露出灰色鯨身,一邊胸鰭疑有血漬,背部近尾部位置皮開肉綻,疑似內臟溢出。有船家駛近時直言「打車葉打到腸都咇埋出嚟」。

死去不久 漂浮物為鯨脂肪組織

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科學主任陳梓南昨晚指,團隊與漁護署人員昨午4時45分到達現場,初步檢查後發現屍體輕微發脹,但仍相信鯨魚死去不久,且發現除早前已知背部較後位置有2道傷痕,背部正中背鰭位置亦有明顯新傷,有待解剖確認是否死因,而海上漂浮物為其脂肪組織。他續指,鯨屍昨晚7時45分運抵西貢萬宜水庫西霸,獸醫團隊正解剖,且將提取血液和內臟樣本化驗,以了解死前健康狀況,強調會盡快進行,避免屍體因天熱惡化。

對是否太遲介入保護布氏鯨,他說,自發現鯨魚在本港海域出現,已與漁護署緊密監察,並商討可行方案,形容事件令人感可惜,希望市民認真思考如何與大自然不同物種相處。漁護署亦指,對發現鯨屍感惋惜,料解剖工作或需時數天,經解剖後的屍體,當局會作合適安排,包括研究可否製作標本,供科研和教育用途。署方又強調,多個部門連日出動6艘船隻大範圍巡邏,並向附近水域觀光船發勸告,又在西貢公眾碼頭等地派發單張,籲勿出海觀鯨及避免進行水上活動,過去周末相關活動已大減。

專家料遭硬物撞網民罵觀鯨者「兇手」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鄭家泰指,布氏鯨傷口大,有機會被硬物撞擊,早前不斷有觀光船靠近,亦令其壓力大增,加上其在本港水域逗留一段時間,或未進食充足以補充體力,致未能避開船隻,最終在多重因素影響下死亡。副會長麥希汶補充,布氏鯨不時在較淺水區域覓食,對噪音敏感,船隻不斷在身邊穿梭下,有機會受撞擊,令健康急促惡化甚至死亡,斥漁護署保護措施不足。

布氏鯨死訊傳出後,不少網民怒批出海觀鯨市民自私自利,為「打卡」不惜一切,更斥有份出船、圍觀和打卡者均「兇手」,要受社會批判和良心責備。麥亦坦言,鯨魚體型大,西貢水域為開放水域,較難引領其離開,且牠到西貢水域游弋必有原因如想休息,不能貿然下「驅逐令」,故市民和船家自律才是最好解決方法,冀政府盡快推出措施,避免同類情況再發生,呼籲社會應尊重「鯨魚過客」,引以為鑑。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亦建議當局制定跨部門應對措施及指引,教育公眾遇見鯨豚時正確應對方式。

船家:最多6船同時觀鯨專家倡另訂守則

布氏鯨在西貢出沒傳出後,市民和旅客爭相租船出海觀鯨,內地「小紅書」有不少人發帖分享近距離觀鯨經歷,部分觀光船疑距離鯨魚不足10米,鯨魚被團團包圍。有西貢船家透露,高峰期曾有5至6艘船同時觀鯨。現時,香港「觀豚守則」規定海豚500米內只能有1艘船,相距少於100米更要關掉引擎。

鄭家泰指若有效跟從觀豚守則,相信可保護鯨魚,惟守則非法定要求,只靠船家自律執行,形同虛設,政府亦難不斷派船及人手巡邏執法,在海上判斷距離也猶如「口同鼻拗」,盼政府檢視,立法規管觀賞鯨豚。但麥希汶認為觀豚守則不完全適用於觀鯨,因鯨魚體型更大,且上水呼吸出沒範圍亦較難預測,或要考慮另增設守則。

記者︰梁薾心

美術:招潤洪

闖港半月 西貢布氏鯨喪命 背鰭有新傷口 需數天解剖查死因

鯨屍移上躉船運往解剖(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