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已獲專利 超聲波可穿透 東區醫院3D打印人體模型 觸感真實助培訓

發佈時間: 2023/07/14

東區醫院團隊自1999年起,利用3D打印技術設計並製作人體模型,2019年更成功研發「超聲波可見的人體觸感模型」,並於去年11月取得專利,至今已製造逾10個模型供院內醫生培訓用。團隊指,模型成本僅為坊間的十分一,但觸感彷真、超聲波可穿透,有醫護用來練習抽肺積水,未來冀應用在耳鼻喉科等訓練。

東區醫院物理部物理學家唐嘉信指,團隊會基於真人的電腦掃描、磁力共振和正電子電腦掃描數據,重建3D器官模型;並透過測量3隻真豬的組織數據,計算模型所需觸覺反饋,及挑選合適物料如矽膠等,令模型表面手感貼合人體觸感,使用針筒或其他儀器進行穿刺訓練時,都非常仿真,可滿足醫護培訓時的視覺和觸感需要,為醫管局以至全球首創;超聲波可穿透模型更有助醫護模擬真實情況,仔細觀察器官。他指製作細模型需時1至2周,大模型則耗時約3個月。

成本低可重用 提高實戰效率

團隊現已製造逾10個相關模型,唐指,坊間的醫用3D模型不能被超聲波穿透,質感跟人體大相逕庭,且動輒上萬元,但「超聲波可見的人體觸感模型」卻仿真,成本僅為坊間模型的十分一,更可用上數百次。疫下不少病人患肺積水,利用與人體1︰1比例的胸腰穿刺術模型,已成功助新進內科醫生熟練抽肺水的位置、插針深度等,提高實戰效率和安全性。

東區醫院多個專科,如神經外科、外科、內科和深切治療部,正使用3D打印模型協助手術前計劃和訓練,成功令腎部分切除手術縮短1小時。該院神經外科副顧問醫生孔祥裕稱,透過3D打印預先將病人相關身體部位呈現,有助進行模擬訓練,提升對手術的熟練度,亦有助更精準和高效率計劃手術路徑,令手術更安全,減低併發症風險。神經外科去年10月更用3D打印的頭顱骨骨瓣製作負模,再於手術期間注入骨水泥,製作無菌骨瓣,填補病人頭顱骨空缺。

記者︰梁薾心

美術:悠然

已獲專利 超聲波可穿透 東區醫院3D打印人體模型 觸感真實助培訓

現時醫護利用3D打印模型作訓練(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