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貨不對辦或僅可民事索償 7大二手交易平台 假貨不審查退貨無保障

發佈時間: 2023/06/16

近年二手交易平台盛行,惟消委會比較7大平台條款後,發現平台、賣家及買家權責不清,全數平台均無假貨審查機制及退貨保障,而現行商品說明條例未必適用於消費者之間交易,若發現貨不對辦,消費者或只能民事索償。

消委會指,新加坡及內地有相關法例條款或鼓勵措施,保障二手交易,本港值得參考。

消委會在今年3至5月比較7個二手交易平台條款,大部分列明「只是提供場所予用戶交易」,不會介入確保物品質素及真偽。「Carousell旋轉拍賣」、「DCFever Fever市集」及「eBay Hong Kong」聲稱有利用科技,自動偵察詐騙行為,如以IP地址等資料偵測詐騙機率等。另「Carousell」及「JupYeah執嘢」設調解機制,會按情況將違規者禁言或封鎖帳戶,前者更會用「爭議橫額」標示有潛在交易問題的用戶。

倡仿效星洲設法例保障

但逾半平台無限制同一用戶持有帳戶數量,個別平台則規定不能以多個帳戶刊登同一物品等。此外,「eBay Hong Kong」要求用戶售賣物品前,要將帳戶綁定第三方收款公司,並上傳身份證副本、地址證明及銀行戶口資料,及自拍認證,但平台早於2021年3月停止支援收款功能,即第三方公司根本無法協助收款。消委會質疑平台令用戶不必要地披露個人資料,且平台的違禁品及管制物品說明連結不時失效,手續費資訊也互相矛盾,有極大改善空間。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指,有3個平台於海外設退貨機制,在港改為自行交收,致無法作出退貨保障。而新加坡有規定二手商品註冊登記,內地亦鼓勵設保障金等,香港值得參考。

記者︰脫芷晴

美術:顏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