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驗核酸辨毒菇品種 最快1日知元凶 助加快向公眾發警告

發佈時間: 2023/05/18

路邊野菇不要採。本港不時發生食野菇後中毒個案,除通過臨床病徵、驗血驗尿及真菌學家辨識毒菇品種,醫管局近年採用DNA檢驗真菌技術,經核酸檢測(PCR)測出真菌基因序列後,再比對國際物種基因資料庫,以確認「元凶」,最快一日有結果。醫管局毒理學參考化驗室顧問醫生張耀君指,以往有人若飲蘑菇湯後中毒,因菇類烹調食用後外觀改變,難識別病人是食毒菇或自身疾病致中毒,新技術則可加快向公眾發出警告。

身兼瑪嘉烈醫院病理學部顧問醫生的張耀君指,全港有逾380種真菌類,大部分不能食用,當中「灰花紋毒鵝膏菌」可致肝衰竭,有人誤食後需換肝。幸大部分個案均涉綠褶菇,多數僅腸胃不適。

張指,傳統斷症靠評估臨床表徵,如進食後多久會出現屙嘔不適,並以驗血、驗尿等生化分析判斷毒素,真菌學家則憑外觀辨認毒菇,三方協力下「辨菇」準確度達70%至80%,臨床已能對症下藥。不過,若菇類經攪拌或消化,便難辨認品種,故局方2018年起引入新技術,即使只剩食物殘渣,通過DNA測序,仍可確認菇種,2020年起更發展為常設服務,「前綫只要送呈樣本,即可測序;緊急個案早上送檢,晚上有結果。」

也可檢測植物中毒

有中年女士去年9月行山時,獲陌生人送贈野菇,進食後即冒汗及屙嘔,醫護憑臨床表徵推斷是「毒蕈鹼中毒」,經測序後始知毒菇與去年7月海南省發現新品種「絲蓋傘屬真菌」極相似,「她成為文獻上首名吃該品種菇中毒者。」

相關技術也可檢測植物中毒。張指,去年12月有病人進食不明植物的豆篋及根部後,乳酸中毒,臨床懷疑與麻瘋樹、石栗或含氰苷植物中毒相關,但驗尿卻呈陰性。抽取病人胃液中食物殘渣作DNA測序後,揭毒物為豆薯,其種子含魚藤酮,會令細胞代謝出問題致乳酸中毒。

張指,大部分案例可用首代基因測序解決;惟同時進食多種菇類者,以次世代技術可更簡便處理,目前已掌握相關技術。而第3代測序亦已面世,速度更快,惟暫非目前優先引入項目。

記者︰脫芷晴

美術:顏玉玲

驗核酸辨毒菇品種 最快1日知元凶 助加快向公眾發警告

菇類經攪拌或消化後外觀改變,致難辨認品種。左為可致肝衰竭的灰花紋毒鵝膏菌。(醫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