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公關工作迎疫後新常態 技能關鍵:危機管理+數碼傳播

發佈時間: 2023/04/28

疫情3年有多,社會、經濟逐漸復常,不少行業都迎來新常態。近日香港公共關係專業人員協會,與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合作發表《後疫症時期公關行業前景調查》,反映疫情大大改變了行業生態、工作模式及企業架構,迎來了各種新常態;而缺乏人才的是一大挑戰。

最新發表的《後疫症時期公關行業前景調查》於今年2月20日至3月24日期間,透過問卷訪問了362位公關及相關行業從業員。恒生大學傳播學院高級講師陸觀勇引述報告表示,大部分受訪者均認為,疫情過後,公關專業人才必須更加掌握危機管理,以及數碼傳播兩大主要技能。他亦指出,疫情為業界帶來3大重要轉變︰1.網上平台迅速發展(80.9%);2.危機管理的重要性大幅增加(50.8%);3.持份者的期望及要求日益備受重視(39.8%)。

引入ChatGPT技術

疫情期間,科技迅速落地,香港公共關係專業人員協會執行委員會委員尹美玉稱,無論在工作模式還是在日常溝通上,從業員已離不開科技技術,例如開會、活動都以網上為主,同時亦有混合模式出現。各種新技術的出現,如AI(人工智能)及AR(擴增實境)等,開始顛覆行業運作。「最近行內亦開始使用人工智能ChatGPT,用作編寫新聞稿等煩瑣工序,結果證明,該類技術確能提高速度50%至60%,惟欠準確,講故事能力薄弱,這兩方面仍需要人去完成。」

恒生大學傳播學院副院長趙應春亦表示,教學範疇而言,新出現的人工智能如ChatGPT等最近才普及,院校方面短期內未必會開辦對應的AI使用教學。

難招聘 中層流失嚴重

本地各行業人才流失非常嚴重,公關行業亦然。報告指,有近8成受訪者表示,疫情過後,公關行業面臨最大的挑戰是招聘及挽留人才;其次是危機管理與溝通(49.7%),重建或保持品牌聲譽(46.7%)以及社交媒體管理(46.4%)。

尹美玉指出,公關業界內各職位都出現人才流失,當中以經驗為8至10年的中層流失最為嚴重。「中層從業員普遍流失率達兩成,直接導致公關公司內部青黃不接情況出現。」

此外,疫情下亦衍生各種新工作模式及聘用模式。尹美玉透露,公關業界除了全職、兼職,更有外判模式,甚至有類似工作拆件的模式出現。香港公共關係專業人員協會執行委員會委員張一心表示,疫情過後,行內工作模式大為改變,甚至毋須時刻回辦公室,開會、活動可網上舉行,並延伸其他工種及職位,年輕人或更喜歡彈性工作模式,有信心能吸引年輕人入行。

假新聞可致公關災難 應即時拆彈

假新聞的害日益嚴重,特別是通過社交平台,各種假新聞難以杜絕,反而令事件愈描愈黑,不停發酵。

最新發表的《後疫症時期公關行業前景調查》就有提到,有逾3成半受訪者認為,假新聞將構成重大問題,近63%受訪者認為只是小問題。香港公共關係專業人員協會執行委員會委員張一心解釋,疫情期間,由於各大媒體及官方機構都有正式的資訊及數據發布途徑,假消息、假新聞帶來的風險相對較小。但她亦提醒,若假新聞再加上社交平台及媒體帶來的影響將不容忽視,倘公關從業員稍一不慎,或構成嚴重的公關災難。

任輿論發酵 後果堪虞

報告中就提到,危機管理與溝通(49.7%)、重建或保持品牌聲譽(46.7%),以及社交媒體管理(46.4%),亦是疫情過後公關要面對的困難。張一心表示,以往即使出現公關災難等問題,只需按步驟拆彈就可以,例如發布新聞稿,或在主要的時段找傳媒澄清。「一般晚上11時就可以處理完畢,但現時有社交媒體,整個過程必須更即時,公關從業員的壓力更大。」

香港公共關係專業人員協會執行委員會委員尹美玉稱,一般公關災難拆彈有三部曲︰1.輿論情況監察;2.數據分析,負面評論拆解;3.發布聲明澄清。「現時進入Web 3.0時代,訊息傳遞方式多變,公關須即時回應,變得像24小時stand by般緊張,如任由輿論於社交平台發酵,後果不堪設想。」

記者︰李彥煒

美術:招潤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