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開業逾半世紀 港式扒房老字號 懷舊年輕化兼備吸客

發佈時間: 2023/02/17

港式扒房在80、90年代紅極一時,亦是當時消費力日益上升的港人,體驗鋸扒文化的好去處。時至今日,專攻各種高級牛扒的餐廳,早已開得成行成市。

金鳳大餐廳開業逾50年,算是香港老字號品牌,其第二代掌舵人林穎詩表示,如何延續品牌,是她接手後的一大考驗。盡管時代在變、食客要求亦大不同,無阻她堅守品牌「大件夾抵食」的原則。

濃厚的人情味、懷舊的裝修,是金鳳的特色。「金鳳已有超過50年歷史,我自小在餐廳長大,自然希望它成為百年老店。要品牌延續下去,便要設法讓品牌年輕化。」想懷舊得來年輕化,林穎詩選擇從餐廳裝修着手,並強調「懷舊不是殘舊,我們要新潮地懷舊。」

林穎詩認為,懷舊是一種風格和氛圍,可以靠牆身材料、家具,甚至燈光營造出來。店面裝修必須有設計、新淨。金鳳近年開設的分店之中,加入營造懷舊氣氛的吊燈、磚牆和霓虹燈。「霓虹燈是營造懷舊氣氛的好方法,但香港做霓虹燈的師傅不多,我們用燈膽其實是LED燈。」

着眼肉品來源地 滿足港人口味

此外,她還在各新分店之中,加設打卡牆並寫上金鳳創立的年份,凸顯品牌歷史之餘,滿足港人愛影靚相的飲食潮流。

要長遠地守業,除制定餐廳的新風格外,還要加強出品的質素。眼見市面上高檔的扒類食品愈來愈多,現今客人對牛排的要求明顯提升,「除了西冷、肉眼外,還要思考現時港人的喜好,譬如愛吃頸脊位、板腱位。再不然就是着眼肉品來源地,不會只從澳洲、新西蘭(取貨),可能要從美國、加拿大,增加一些不同地區和不同級數的(肉品選擇)。」

可惜,疫情衝擊全港餐飲業。林穎詩坦言,這段期間可謂是接手金鳳約18年來最大的挑戰。雖然在疫情爆發之前,已開始與戶戶送合作提供外賣服務,但外賣始終難以呈現鐵板所帶來的熱騰騰、淋汁後滋滋作響的效果,故當初只有部分分店加入外賣平台。惟堂食禁令一出,迫使她不得不加快思考有關外賣扒餐的服務。

外賣扒餐反應佳 增長逾9成

為了更好地讓外賣客人體驗鐵板扒餐,她表示曾想過連同鐵板送出,又曾與同事商討以坊間的自熱包保溫。奈可自熱包加熱效果不夠強,使餐品變得像是炆煮,且影響牛扒的生熟程度。「我無法給一塊兩、三成的牛排讓客人自行加熱到他想要的效果,如果(客人)不是立即進食,不生不熟的食物很容易出問題。」在食品安全和食物品質等考量下,相關的方案亦只好作罷。

林穎詩又提到,將牛扒放入外賣盒後何時蓋上蓋,也會影響生熟程度,「有想過不讓外賣客人選擇成數,但餐廳是(主打)賣扒餐,這樣做怎樣都說不過去。」幸好外賣平台對送餐時間有一定的規定和限制,讓餐廳可安排車手快將到達前才預備扒餐。她亦叮囑廚房同事要留意外賣的訂單,「如果是外賣的,便要煎得足一些。」

迄今為止,客人對外賣扒餐的評價不俗,去年第四季的外賣定單,也按年增長超過9成,另錄得超過7成的新客增長。相比期望食客重回堂食,她認為盡管疫情退去,港人也離不開綫上點餐的習慣,外賣是必然趨勢。

熟客員工相處融洽 人情味濃

要緬懷老香港的人情味,或許只有在較有歷史的餐廳才可找到。林穎詩表示,所謂的人情味,是有賴前綫員工認得客人之餘,還會記住他們的口味,主動與他們閒聊所營造出來。

她續指,雖然在招聘時不會刻意揀選較外向的求職者,但每間分店總有幾位同事特別與客人聊得來。即使是去年才開業的屯門分店,亦已有一班關係不錯的熟客。其中一位更特意在新年期間到店舖向一眾廳面、廚房員工派利市,就連當時不在場的她也有份。

林穎詩認為︰「公司很着重與員工的關係,他們回餐廳像是回到家中,大家的相處已像是一家人。」

正因這一份「親情」,讓員工工作開心和找到歸屬感,從而願意為餐廳做多一步。

原文刊《香港經濟日報》

記者︰殷凱怡

美術︰顏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