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近6成免疫力不足者 疫下減外出社交 專家籲打長效抗體

發佈時間: 2022/12/20

疫情肆虐3年,惟有約40萬市民仍因個別原因或自身疾病,未能打疫苗,且即使接種也未能產生足夠抗體。有調查發現,近6成免疫力不足者不肯定所患疾病或正使用藥物或治療,會否影響疫苗抗體水平,部分人寧減少外出社交。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及臨床教授孔繁毅指,注射長效抗體組合副作用較少,6個月後可降低感染風險達83%,可為免疫力不足者提供多一種選擇。

有多項研究發現,正接受化療、曾接受器官移植等免疫力不足人士更容易染疫,且接種疫苗後的「減低感染率」、「有症狀感染率」及「住院率」,均不及正常水平。孔繁毅指,若免疫力不足者無法對疫苗產生足夠免疫反應,或降疫苗保護力、更易染疫和患嚴重或致命疾病、長期不適或需較長時間才能清除病毒,甚至有機會令新冠病毒產生變異。

接種長效抗體 降逾8成感染風險

香港病人組織聯盟上月以網上問卷訪問212名免疫力不足患者,包括患原發性免疫缺陷病、洗腎病人等,結果發現,近6成人不肯定所患疾病或正使用藥物或治療,會否影響疫苗抗體水平;逾6成人因擔心染疫而縮減至少一半的外出次數,至今仍有逾半人因此減少一半社交次數。惟88%受訪者指沒聽過長效抗體組合,但了解過後,逾9成人希望政府能提供,助他們度過疫情。

孔解釋,長效抗體組合不會像疫苗般,須誘發人體免疫系統造抗體,而是直接透過注射抗體來提供保護;他又指,長效抗體組合耐受性良好、副作用較少,並引述大型研究指,注射6個月後,可降低感染風險達83%,相信能為免疫力不足者提供多一項保護選擇;但提醒患者應先諮詢醫生,按個人情況決定預防及治療方案。

聯盟籲當局回應病人訴求,為免疫力不足病人提供長效抗體組合,同時加強相關教育。

記者︰梁薾心

美術:顏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