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小朋友,其實是醫整個家庭。」港大小兒外科臨床助理教授鍾浩宇,習醫時沒想過加入小兒外科,甚至因處理大量文書工作而感崩潰。
當他見一個個患童經治療後長大成人,更有初生患嬰由瀕死至奇迹存活,重投父母懷抱,為一家人帶來喜悅,那種與成人科無從比擬的滿足感。亦因為這次奇迹,令他一直留守小兒外科。
鍾浩宇畢業於港大醫學院,今天已成為港大小兒外科臨床助理教授,着力小兒膽管閉鎖研究,他坦言:「讀書時不特別鍾意小朋友。」他做事喜歡簡單直接,故熱衷外科,「外科是做手術,見到你做的事,腫瘤切咗就是切咗,不似其他科要一段時間才見到。」
實習遇惡家長 文書多至崩潰
直至到小兒外科實習時,發現涉獵範疇廣,機緣巧合就投身小兒外科之列。他說:「同醫大人唔同,醫小朋友由出生BB、1歲、2歲,睇住佢長大,係好rewarding,小朋友係父母、爺爺嫲嫲嘅中心點,幫一個小朋友,就好似幫一個家庭嘅喜悅。」
不過實習過程卻令他感到現實與期望的落差,文書工作之多令他崩潰,尤其通宵當值翌日,要完成十數份出院摘要,與心目中醫生形象不同;更曾遇上惡家長,對實習醫生不屑一顧:「抽血拮多針,都話『你識唔識㗎,搵個識嘅嚟』。」
他曾因一名肝移植患嬰抽血,惟血管幼抽不到,被家長直接向肝移植教授投訴;而完成那些出院摘要,亦學懂甚麼病要做甚麼檢查、怎樣治療:「就如小時候要賸文一樣,你寫十次就會有深刻印象。」
小兒外科實習的經歷,沒有嚇跑鍾浩宇,更因一次奇迹令他揀定此專科。他憶述一名短腸症初生嬰,術後只餘13厘米小腸,有多重器官衰竭,「理論上以往是放棄不救,由得BB離去,但那時都盡力去救,中間有接近死亡需搶救情況,最後又救得番,(那個病童)現時已大個仔。」患嬰由接近死亡,到可以重投父母懷抱,令鍾浩宇有感「整個過程好奇妙,好像有一個奇迹,轉變太大,覺得更加rewarding。」那次經驗令整個團隊確信「原來有啲事唔好話唔得」,面對壞死性腸炎個案會「救得更盡」、不輕言放棄。
成立「童助會」 支援患童家屬
鍾浩宇隨後堅守小兒外科發展,2014年更成立「童助會」,連結患童家屬提供同路人支援。至今從醫17寒暑,暫未想出走私家,除了公營醫療多奇難雜症,亦因鍾浩宇喜愛團隊合作,更可埋首研究,近年鑽研小兒膽管閉鎖成因。他說本港每年有約8至10宗小兒膽管閉鎖新症,全都要動手術。
寧犧牲娛樂 不錯過親子時間
從港大醫學院畢業,鍾浩宇就入職小兒外科,下班仍持續工作,晚飯後又埋首研究;直至兩孩出生後,不再將工作帶回家,寧犧牲娛樂時間都不願錯過親子時間,皆因留醫患童未必常見父母,不想其子女亦如是。
鍾浩宇育有一子一女,周六日時間全奉獻予家庭,珍惜與子女太太相處時間。他認為子女讀書成績固然緊要,但健康才是第一位:「可能見太多病童,不會要求他們(成績)考得好犀利,有健康身體已好滿足。」
鍾浩宇坦言已作人父後,對病童家屬更感同身受,開始理解病童家屬的考慮。他說作為醫生解釋專業知識後,都會加入日常注意事項,如術後傷口發炎如何處理,亦會講何時可上學上體育課等。
原文刊《香港經濟日報》
記者︰陳正怡
美術:鄧建威
-
-
末日預言倒數︱鹿兒島6弱強震十島村緊急避難 外海狂震逾千次 監測數據直衝天際 |
|
-
腦退化|65歲婦患早期腦退化 靠4招不服藥半年逆轉 醫生:護腦關鍵要食這種魚 |
|
-
周驄離世丨「TVB御用爺爺」周驄離世享年92歲 傳不敵肺炎病逝 |
|
-
Diogo Jota離世︱迪亞高祖達車禍離世終年28歲 完婚僅10日遺3兒女、胞弟同身亡 意外現場曝光 |
|
-
充電注意丨深水埗「喜居」凌晨奪命火 41歲男子疑逃生失足墮亡證為TVB新聞部攝影師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夜繽紛啟動 4招谷經濟丁財旺 港鐵票5送1 戲飛最平35元 3海濱辦表演
|
-
差價17倍乾髮效果等同 最貴風筒108°C恐傷髮 負離子效果參差 濃度差逾百倍
|
-
餐飲業料整體生意增2成 廠商會冀夜市恒常 派夜消費券
|
-
航空公司遺失行李賠償不一 準則欠透明 首8月61宗投訴 部分涉款逾萬元
|
-
紅雨又來石澳道再塌山泥一度全封 未來兩三日仍有大驟雨雷暴
|
-
公僕聯合招聘6職系包括AO 明起申請 未來2年學士畢業生可考
|
救活瀕死嬰仁醫堅守小兒外科 「幫一個小朋友如幫一個家」
救活瀕死嬰仁醫堅守小兒外科 「幫一個小朋友如幫一個家」
「醫小朋友,其實是醫整個家庭。」港大小兒外科臨床助理教授鍾浩宇,習醫時沒想過加入小兒外科,甚至因處理大量文書工作而感崩潰。 當他見一個個患童經治療後長大成人,更有初生患嬰由瀕死至奇迹存活,重投父母懷抱
https%3A%2F%2Fskypost.hk%2Farticle%2F3272991%2F%E6%95%91%E6%B4%BB%E7%80%95%E6%AD%BB%E5%AC%B0%E4%BB%81%E9%86%AB%E5%A0%85%E5%AE%88%E5%B0%8F%E5%85%92%E5%A4%96%E7%A7%91%20%E3%80%8C%E5%B9%AB%E4%B8%80%E5%80%8B%E5%B0%8F%E6%9C%8B%E5%8F%8B%E5%A6%82%E5%B9%AB%E4%B8%80%E5%80%8B%E5%AE%B6%E3%80%8D
https://skypost.hk/article/3272991/救活瀕死嬰仁醫堅守小兒外科-幫一個小朋友如幫一個家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270000/3272991/25HH001__20220610_L.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270000/3272991/
港聞
新聞頭條
007
3272991
503
503001002
港聞 新聞頭條
經濟,治療,醫生,手術
投資,經濟,健康醫療,治療,實體詞,工種,醫生,健康醫療,治療,手術
鍾浩宇 小兒 外科 時間 醫生 父母 家長 病童 教授 工作 團隊 小朋友 港大 患童 醫學院 子女 患嬰 家庭 奇迹 親子 娛樂 過程 膽管 家屬 文書 摘要 助理 着力 懷抱 傷口
2022-06-10
救活瀕死嬰仁醫堅守小兒外科-幫一個小朋友如幫一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