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4成中學生曾受虛擬性騷擾 誤上「美女」當 初中生裸照校內廣傳

發佈時間: 2022/05/18

網絡行為難追蹤,或被有心人利用作欺凌或性騷擾。有調查發現,4成中學生曾受虛擬性騷擾,即每10人便有4人,包括不情願接收色情資訊,甚至反被無理要求提供裸照;有初中男生慘被同學化身的「美女」欺騙,結果裸照在校內流傳。

發起調查的救助兒童會建議,政府設立兒童網絡安全專員,協助求救無門的青少年。

救助兒童會委託港大2020年7月到去年12月訪問逾1,300名8至17歲兒童及青少年,結果顯示,每10名中學生便有4人在過去一年受最少1次虛擬性騷擾,當中每5名青少年便有1人曾遇「網絡閃現」,即陌生人強行傳性器官照片,比現實遇上露體高21倍;有中學生坦言,漂亮的女同學收男性私處圖片很常見。

另每10人亦有1人曾收到無理要求他們提供自己的性裸露內容,其中有「鯰魚」(坊間稱「釣狗公」)虐待個案,事主是讀中二的阿祖(化名),在Ig遇到「美女」埋身調情,被哄騙自拍裸照,結果照片在校內廣傳,讓事主十分尷尬。

研究報告指,在現實生活曾被性虐待或漠視對待的青少年,網上遇到不良性體驗機率較朋輩高3倍。港大社會工作與社會行政學副教授科力福分析,相關年輕人或傾向在網上尋找情感支援,結果易成目標;反觀若父母有鼓勵及引導子女如何在網上自保,受不情願性對待的機會亦降低。

每5名兒童 1人曾受網絡欺凌

調查又發現,去年本港每5名兒童,便有1人曾受網絡欺凌,大部分更同時受網上和現實欺凌。救助兒童會總幹事司徒恩指,雖然未能掌握網絡性騷擾或欺凌情況有否在疫下惡化,但相信學童上網機會大增,風險亦提升。她促政府設立兒童網絡安全專員,專責協助羞於向身邊成年人求助的受害者,又建議多培訓教師或社工識別潛在個案,以便盡早介入。

科力福則稱,父母網絡知識或不及子女,但人生經驗足以指點他們,建議平日要多關心子女,萬一他們不幸遇性騷擾,亦更願意告知成年人;網絡欺凌雖不可能完全消失,但透過不同手段介入,定可減少發生。

記者︰李卓謙

美術:顏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