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解毒廢水 成本降生產力增 微氣泡充氧技術 海產養殖減污染

發佈時間: 2022/04/29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估計全球逾三分之一的天然海產資源已被過度捕撈,影響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水平;同時「藍色革命」(Blue Revolution)興起也使海產養殖業迅速增長,而海產養殖會生產有機污染物,同樣對環境帶來負面影響。有學者開發出新技術,不但能減低海產養殖的污染,更能增加海產的產量。

作為穩定的食物供應來源,海產養殖已成為舉足輕重的行業,但過程卻會帶來巨大海洋污染。雖然養殖者會以網欄形式將飼養的魚蝦與大海隔開,但由於養殖期間海產會消耗大量食物,因此其產出的糞便和食物殘渣,仍然會排放到網欄外成為廢水。

廢水致養殖場缺氧 打擊產量

另一方面,廢水對浮游生物和細菌來說,卻是豐富營養,並會催化其繁殖速度。它們在分解廢水中養份和呼吸的過程中,會消耗水中的溶解氧,結果導致養殖場環境出現缺氧情況。當溶解氧水平不足時,就會對養殖海產的攝食、食物轉化、生長和健康產生不良影響,繼而打擊海產的產量。

由於廢水含有有害微生物,從病毒到細菌,能夠感染動物或人類並導致疾病,減少生物多樣性,並降低海產養殖的糧食產量。為解決這惡性循環,提賽德大學工程系副教授Faik Hamad和馬來亞大學工程系副教授Poo Balan Ganesan合作,開發出「微氣泡充氧技術」(micro-bubble aeration technology),為海水消毒提供一種更安全、無化學物質和能耗低的替代方案。

Faik Hamad表示,他們研發的微氣泡生產器所產生的微氣泡會釋放自由基(OH-離子),能對廢水進行解毒和降解有機污染物。微氣泡還會增加水中的溶解氧水平,增加海產的生存能力,繼而提高海產的產量。

海蝦等物種 成長速度增30%

研究發現,微氣泡充氧技術成功提高對蝦和其他海產養殖物種的生長速度,同時減少海產養殖設施運行所需清潔水的數量。Poo Balan Ganesan指已對海水白蝦和巨型淡水蝦等海產養殖物種進行測試,發現其成長速度提高了30%,認為微氣泡充氧技術已成海產養殖業的潛在新方向︰「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也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產力和土地使用效率,且又能減少能源需求和以往產業對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這項技術將使該行業在經濟和環境上更具有可持續性。」

Faik Hamad更認為,這項技術能有效減少廢水對環境和生物健康的影響,並會對海產養殖業的遊戲規則帶來重大改變︰「從農業到工業過程,水對一切都是必不可少;隨着病原微生物問題變得愈來愈普遍,這新技術或將以更安全的方式解決這一問題。」

記者:陳卓賢

美術:鄧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