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兆寧
馮兆寧

「老翻」中國風 歐洲究竟搞邊科?

發佈時間: 2021/12/03

「老翻」中國風 歐洲究竟搞邊科?

日前有國際奢侈品牌分享中國攝影師為該品牌拍攝的宣傳照,被質疑乃畸形審美、醜化中國人或亞裔,有關照片最終被删,作者道歉。早前上映的迪士尼電影《花木蘭》,劉亦菲飾演的花木蘭抹着紅面和黃額頭,也曾引起辱華爭議,兩者分別在於搞出今次創作的,是中國攝影師。

有人以藝術自由來開脫,我覺得一件明明是公開的作品,接受大眾目光洗禮,有利自然有弊,有人按讚有人話廢,當多數人說有問題,就要認低威,始終你不是放在家中自己睇。中國風,是一個有趣話題,也是中外藝術發展史的一部分,我將分兩篇文章談談。

提到中國風,大家腦海浮現甚麽?中國紅、中國龍、旗袍刺繡?西方人眼中的中國風,和我們的中國風不一樣,見怪不怪。類似的作品或產品,有時結合了中西兩方面風格,向人們展示了夢一般的另一個世界,反映出的中國只是一個虛構國度的形象。一些外國設計師不懂中華民族特性,隨便把中國元素例如龍圖案、紅噹噹,放到服飾或其他產品,堆堆砌砌就說是中國風了。說甚麼中西文化的差異與融合,審美不同、文化背景不一樣之類,還有人講成是創作自由。

我覺得如果屬創作,就不要强調「中國」兩個字,找另一個形容詞可以了。其實西方對中國風的誤解,古已有之,有學者說超過800年,只是引發的原因和今天不同。

大約400年前開始,歐洲貴族之間流行一股中國熱,不但生活方式仿效中國style,思想文化也借鑑中國。​​那時歐洲人眼中,區別時髦和老套的方式,是看懂不懂中國風。昨天我提到,中國思想對歐洲人帶來衝擊,像被當時歐洲學人尊稱「歐洲孔夫子」的法國經濟學家魁奈(François Quesnay),對老子思想也有鑽研,又例如啟蒙時期代表人物伏爾泰則稱頌孔子,18世紀中他根據中國戲劇《趙氏孤兒》改編的《中國孤兒》(L' Orphelin de la Chine)在巴黎公演,引起轟動。他希望展示的,是他心目中優秀的中國文化及儒家倫理,在當時歐洲啟蒙運動正如火如荼之際,伏爾泰提倡中國風,不遺餘力。

當「made in China」成歐洲時尚

在物質生活當中,made in China,象徵綺麗浮華,如果不是浮誇。據說作為當時引領全歐洲時尚的icon,法王路易十四就曾在宮廷盛宴身穿中式長袍,坐大轎現身凡爾賽宮云云。因為中國貨大受歡迎,奇貨可居,靠入口不能滿足需求。正貨不夠,A貨來湊,歐洲人干脆自己設計製造,打造一系列富「中國特色」的西方藝術品,有專門詞語來泛指它們,Chinoiserie,繙譯過來就​是所謂「中國風」,在藝術史是專有名詞,表現在各種藝術類型,並且在各地發展出不同東方異域風情的美學風格。當時made in China是全歐時尚,今天人說中國多「老翻」,當時的歐洲也不少,在上流人家,除了有入口的真正中國瓷器,還有「老翻」中國瓷器,「老翻」出所謂中國風。

當時最有經商頭腦之一的荷蘭人,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今天荷蘭著名的代爾夫特藍陶(Delft pottery),白釉藍花外表,就是「翻」自中國青花瓷,能看到一些「改良」後中國元素的痕迹。瓶身繪着類似中文的奇怪符號,或者穿中式服裝卻長着西方面孔的人物形象,是西方視角下的中國人形象,這些瓷器在中國反而找不到。英國人喜歡喝茶,BBC曾有報道指,英國人之所以有喝茶傳統,部分是因為飲茶的器具中國瓷器相當昂貴,因而成為身份象徵。換句話說,飲茶當初之所以受英國人歡迎,是可以使用這些中國茶具,就像今天擁有最新款的手機一樣。後來,英國人對這種來自中國的飲品需求愈來愈大,由王公貴族逐漸滲透至平民百姓。

此外,用東方人物圖案裝飾的中式漆器將東西風情融合,歐洲人又怎會放過絲綢,有中式及印度靈感不規則花紋,出現在絲綢服裝甚至家具上,櫃枱、燭台、枱燈……想擁有中式屏風,要不知多少個月人工,中式鏡反映的是那個時代歐洲人對東方的嚮往。繪畫方面,不少也以中國人物和場景為主題。畫裏中國人往往是化了裝的歐洲人,身穿怪誕「中式」衣服,構成歐洲人心目中的東方景象。法國洛可可時期有體現中國風或者中國影響力的作品,看上去奇幻、神秘,名畫家布歇(François Boucher)熱愛的題材之一,便是表現各種虛構的中國風場景,《中國皇帝上朝》一畫中,人物留辮,王帝和群臣在高談闊論《論語》。

在地球另一面,也出現有趣現象。為了更好地做買賣,那個年代的中國商人和工匠,也在為這種異化的中國風添磚加瓦,配合歐洲客戶要求,大量打造這些高級訂製,用於出口的中國外銷瓷。另一方面,經過歐洲人糅雜和自行再創作的所謂中國風產品,回到中國時,卻被中國人當成新款作品看待。這樣的中國風,已不再是中國人傳統的中國風,而是歐洲人自己開創,只是他們的原因和今天不同。他們「老翻」出中國風,因為他們連中國在哪裏、甚麼樣子都不知,更加沒有去過,一切憑空想出來,都是有關這個遙遠東方大國的幻想。

撰文: 馮兆寧 資深媒體人
欄名: 放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