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精品咖啡在港掀起熱潮,大小Cafe開到滿城小巷,種植「港產咖啡」更開始步入成熟豐收期,荔枝窩700棵咖啡樹料今年收成比去年多1至2倍,粉嶺鶴藪O-farm20多棵今年亦預計有5公斤生豆;本地咖啡有波旁、卡杜拉、藝伎等多個品種,打破了本港缺高地及氣候不宜種阿拉比卡(Arabica)的「宿命」,只因採用了農作物「共生」,結合保育的農林間作。盡管距量產還遠,種啡人坦言,咖啡為本港活化農耕多一個選項,未來更會復修梯田延伸咖啡園。
在新界東北角的荔枝窩,本身是一條客家村,港大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於2013年起展開了活化計劃,招募了一些原居民及市民復耕,2015年計劃的合作夥伴綠田園基金,從嘉道理農場引入了首批Arabica咖啡苗,開始在荔枝窩種了數十棵咖啡樹,到2017年港大擴大種植規模,試驗「農林間作」方法,「復耕要斬樹開墾耕地,若要保留樹林,種咖啡係好選擇,因咖啡可在本土樹林蔭下較陰涼地方種植,結合了生態保育和作物生產。」中心高級項目經理戚曉麗(Katie)坦言,常聽人說本港氣候及地勢不宜種咖啡,「低地係咪種唔到?香港係咪太熱?但原來唔係單純海拔幾多來決定,香港其實幾適合種,種出來的咖啡,係顛覆了以往想像。」
鑑定師品評 果味重「幾好飲」
目前咖啡園面積約4,000平方米,由1名兼職農夫及港大2至3人打理,加上原居民在附近荔林咖啡農場栽種的200棵,整個荔枝窩有700棵,變成一個「大型實驗場」,且有8至9個品種,如波旁(Bourbon)、卡提蒙(Catimor)、鐵皮卡(Typica)等,最新引入了卡杜拉(Caturra)、藝伎(Geisha)。Katie說,咖啡樹已逐步進入成熟期,去年100棵有收成,今年增至300至400棵,現已收了10公斤豆,收成期由8月延長至12月或明年1月,估計產量比之前多1至2倍。
紅紅的果實採摘後,需作後期處理包括日曬、水洗、蜜處理、厭氧等,她指,無論種植方式、後期處理、烘焙、以至整個咖啡生產鏈,都在摸索中,「去年將生豆交畀咖啡師烘培,再製作了300個掛耳包,在荔枝窩coffee shop有售,部分在市區咖啡店網售。」本身已有國際咖啡品質鑑定師資格的Katie說,首次飲港產咖啡時,覺得「幾好飲」,「味道仲未好穩定,但傾向fruity(果味),有些青蘋果味,亦有部分茶感重。」
「粒粒皆辛苦」 盼背後故事獲關注
她說,年底會將咖啡種植延伸至梅子林,復修梯田,明年初亦會與多間本地咖啡單位合作推出本地咖啡,並舉辦pop-up活動。
她說,現時追求的不是產量,種咖啡對香港而言是「新興」農作物,造就一個新嘗試、新想法,「迎着新潮流活化耕種,活化當地經濟、景觀,推更多教育和旅遊活動。」
替荔枝窩烘焙生豆的Colour Brown創辦人李健明指,港產咖啡風味可媲美亞洲產地如印尼等,「飲落有果仁味,帶輕微果酸感。」他指,以蜜處理風味尤佳,提升甜度,廣受好評。
他笑言,在港種咖啡樹非為賺錢,只希望港人關注咖啡背後的故事,「咖啡文化流行,但不少人買咖啡只為打卡,根本無飲完,心中不忍,咖啡豆也是『粒粒皆辛苦』。」
新法厭氧 後期處理創20種口味
粉嶺鶴藪有機農場O-farm,亦種了20棵咖啡樹,有波旁、Caturra品種,由本身是IT人的啡農Mike栽種、打理及進行後期製作,「最早是20年前有人送了咖啡樹苗給場主葉子盛,其後我接手,再在農場邊緣種多20棵,香港氣候和地形改變不到,但我們可揀在大樹底下和小溪旁較清涼、有日照但非直接照射的地方種。在蕉葉護蔭下,附近又種了水果可提供『食物』。」
一棵咖啡樹基本要種5年才有收成,他去年才開始統計生豆收成,有約3公斤,今年相信較多有約5公斤,他坦言,已可供其作後期處理,鑽研並提升更多新口味,現時他已鑽研出20種口味,包括他認為風味最佳的紫蘇葉厭氧,「所謂厭氧,是把果實放在真空裏發酵,等微生物『食晒』啲果肉,而我參考了韓農作法,在過程中加入紫蘇葉,令其抑制壞細菌。」他說,厭氧後的生豆,不會增添紫蘇味,但就增加了發酵的成功率。
他坦言,後期製作空間大、變化多,也吸收了啤酒、麵包發酵等的經驗,可發揮無窮創意,與其尋求產量多,他更追求把咖啡文化深入推廣,辦杯測(Cupping)活動,找專業咖啡師品鑑咖啡豆。
記者:方雅儀、脫芷晴
美術:鄧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