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氣候變化稀釋海水鹽度 暴雨增竟令海豚爛皮

發佈時間: 2021/11/12

英國期刊《科學報告》早前引述一項研究顯示,氣候變化增加暴雨頻率,導致稀釋了海水鹽度,令全球海豚出現全新的致命皮膚病,皮膚會出現斑片狀且凸起的損傷,受影響皮膚可達全身的70%。

研究由全球最大的海洋哺乳動物中心科學家和國際專家共同發表,該種稱為「淡水皮膚病」的病在2005年颶風卡特里娜後,首次於新奧爾良附近約40條寬吻海豚被發現,此後在美國多州及澳洲沿岸出現大爆發。這些地點的共同之處均見到海水中鹽度突然急劇下降。澳洲研究人員指出,疾病已影響到瀕臨滅絕的澳洲瓶鼻海豚。

科學家發現,沿海海豚習慣生活在隨季節變化鹽分的海水,但牠們並不能生活於淡水之中。颱風造成的暴風雨嚴重程度和出現頻率都因氣候變化而不斷增加,尤其是在乾旱過後,大量降雨稀釋了沿岸海水鹽度變為淡水,因此令「淡水皮膚病」在海豚中更為頻繁出現。受影響海豚皮膚會滋長真菌、有細菌和藻類物種繁殖,令皮膚出現不同的黃色、綠色或橙色變色,這些感染連同由風暴造成的影響均會殺死患病的海豚。

領導研究的海洋哺乳動物中心首席病理學家杜南表示,團隊能確定海豚病變的原因,可為獸醫提供資料診斷和治療受影響動物,對此感欣慰。但杜南表示墨西哥灣去年的颶風次數破紀錄,加上全球暴風隨氣候變化愈來愈強烈,預期未來勢爆發更多海豚病變案例,而海洋溫度升高也會影響全球海洋哺乳動物的存亡。

淡水海豚受滅絕威脅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早前更新瀕危物種紅色名冊,記錄並評估近13萬個物種的保育情況,當中逾3.5萬種受滅絕威脅,其中所有淡水海豚物種均評為「受威脅」級別。聯盟表示,人類活動促使許多物種瀕臨滅絕,海豚所面對威脅包括興建水壩、水源污染及漁具。

德研氫動力列車 15分鐘「叉足電」

德國鐵路股份公司與西門子交通合作開發氫動力燃料電池列車,計劃2024年試驗,為淘汰柴油火車鋪路。

該列車可不用高壓電纜供電,而是透過內置的燃料電池,將氫和氧氣轉化為電能推動行駛,15分鐘可「叉足電」,每次續航里程大約為600公里,最高時速可達160公里。由於氫動力是透過再生能源和電解水方式產生,對環境無害,預計每列車每年可以減少330公噸碳排放。

歐盟通過《氫氣策略》確認要推動使用「綠色氫氣」取代石化燃料,為了完成在2050年或以前零排放的目標,鐵路系統都開始要尋找潔淨能源取代石化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