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常留家自理變差 升小生如廁不懂清潔 上落樓梯腳震 小學急開適應班補底

發佈時間: 2021/08/30

今周開學,疫下學生停面授課逾年,有小學反映剛從幼稚園升小一的學生,因欠缺群體學習,長期在家被過度照顧,致失去自理能力,如不懂自行如廁及清理、上落樓梯「腳震震」,部分26個英文字母及順序數字1至20也有困難。有小學校長稱,去屆小一同學有近25%有此問題,故今年特開設「小一銜接及適應課」補底,讓升小一生練習上落樓梯、執書包、如廁訓練、整理衣服等,盡快適應小學生活。

保良局田家炳小學校長陳詠賢表示,去年開學時發現,不少幼稚園高班學生因疫情停課逾半年後,基本自理能力欠奉,包括不懂自行如廁、不懂將恤衫攝入西褲等,「部分甚至上落樓都驚到腳震震,較嚴重一次,是有個同學去廁所20分鐘都未返,老師擔心就通知同事去看看,結果發現小朋友如廁後唔識清潔,褲都未着好,嚷着要老師通知他婆婆來幫他抹屁股,最後由老師教導小朋友自行解決。」部分學術上亦大倒退,「有人26個英文字母、連順序數字1至20都有困難。」

家人過度呵護 缺群體學習經驗

陳校長坦言,去年百多名升小一學生中,有四分一學生都有類似情況,她相信跟小朋友長期在家學習,缺少群體學習經驗有關,「在家有大人幫小朋友善後,樣樣都唔使自己理,太多人照顧下就學不懂。」

有鑑於此,今年該校特別開學前舉行一連3天(26至28日)的「小一銜接及適應課」,着眼於自理能力,如安排新生練習上落樓梯、執拾書包、如廁訓練、整理衣服、正確坐姿等,「若他們連自理亦不能,會打擊他們自信心及自尊心,影響他們升上更高年班時的學術表現及成長。」課程亦包括學術評估,用撲克考驗同學順序數數字、簡單英文拼寫、識字等。

模仿校園生活 陪女兒多番練習

體型嬌小的小一新生池珮璇,開學前媽媽已為她做足自理準備,池太說,幼稚園時如廁有校工協助,擔心女兒升小學後去廁所要靠自己,易弄髒偏長的校服裙,故在家中與她多番練習,亦特意設定時間表模仿校園生活,讓女兒習慣有規律地做事。

臨床心理學家廖嘉敏指,孩子在疫情期間起居生活得到家長或外傭照顧,自理能力缺訓練便會倒退,到小學要重新學習兼適應便易有壓力。

廖嘉敏提醒,子女行為往往受家長影響,若家長事事「驚定先」而不讓子女去嘗試,即使小朋友懂得做亦可能失去自信;亦不要因解決行為問題就忽略疏導情緒,若留意到子女生理徵狀有異,可嘗試引導他們多說自己的感覺或焦慮,從而幫助他們解決煩惱。

開學難上全日課 成績跌恐留班增

學校師生要達7成接種率始可恢復全日面授,香港島校長聯會副主席詹漢銘昨稱,大部分小學生都未滿12歲最低接種年齡,相信新學年上全日課機會不大,但直言半日面授對低年級學生影響更大,自律較差者成績跌幅或較顯著,相信今學年留班人數比之前多。

中學校長會主席連鎮邦則相信,開學後陸續有中學會達7成接種率,有更多班級可恢復全日面授,估計中六因考DSE有較大打針誘因,目前最大挑戰是彈性上課時間表,照顧全日及半日面授班級。

工聯會訪問約800名中小學家長,有78%家長指中學可全面復課,36%則指小學更需全日面授;而有逾半家長更因子女未能全面復課而要放棄工作,該會批評當局現時政策不切實際。

記者:方雅儀、李卓謙

美術:鄧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