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4大快餐店年派5億件即棄餐具 環團促2025年全禁用

發佈時間: 2021/08/17

源頭減塑刻不容緩。有環團推算,本港四大連鎖快餐店每年派出最少5億件即棄餐具,數量驚人。對政府早前就管制即棄膠餐具作諮詢,10個環團批評要到2025年才實行首階段,對管制外賣食物容器更未有時間表,促政府在2025年全面禁即棄膠餐具,並推廣可重用餐具,避免廢物轉移。

諮詢文件建議,管制即棄膠餐具計劃分2階段推行,首階段在2025年規管堂食使用即棄餐具及4款小型餐具等,到第二階段才管制外賣食物容器,惟無提時間表。各環團本月初在四大連鎖快餐店各1間分店,點算堂食及外賣比例,推算4集團每年派最少5億件即棄餐具,過半更屬第二階段才受管制外賣食物容器。

倡建立可重用餐盒借還網絡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譚穎琳認為,目前堂食已甚少使用即棄餐具,推行首階段管制的難度不大,擔心若不設時間表,政策或如廢物徵費般一拖再拖,故10個環團聯合促政府在2025年全面推行2個階段。

另綠惜地球今年2至5月訪問336名有買外賣習慣的市民,當中約57%有「走塑」習慣,但有47%稱感覺商戶仍照樣提供即棄餐具。負責研究的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副教授伍世良稱,調查反映若政府不規範,即使市民想走塑,餐廳亦不會主動走塑。

環團建議,要就禁用即棄餐具提供清晰指引,並就可使用的替代品設認證制度,亦可考慮設過渡減廢基金。綠惜地球高級項目主任劉兆朗指,不少食肆都轉用聲稱可降解的食物容器,惟容器要在特定溫度等條件才可降解,惟本港未有相關處理設施,投資亦不菲,續容許使用只會令市民誤以為「環保咗」,認為長遠應建立可重用餐盒的借還網絡,方便因工作所限,難自備容器的市民。

譚穎琳稱,加拿大2019年提出減塑目標,今年開始禁膠飲管、攪拌棒及餐具,當地最少有5間提供租借餐具服務的企業冒起,相信正因民間見到政府決心才有企業願投資,案例值得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