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蚊患指數被批欠說明 市民難理解

發佈時間: 2021/07/23

食環署自2003年起透過登革熱病媒監察計劃,於全港19區共64個監察地區設置誘蚊器,每月公布「誘蚊器指數」和「密度指數」,讓市民了解白紋伊蚊蚊患情況。惟申訴專員公署認為食環署未有讓市民了解數字的意義,又發現部分防治蟲鼠隊巡查紀錄缺失,籲署方檢討沿用多時的監察蚊患模式及相關工作守則。

公署在去年8月至本月期間主動調查食環署的防蚊滅蚊工作,高級調查主任周錫超指,食環署雖有為「誘蚊器指數」訂立4個級別,並在達第3級或以上時向公眾發出警示,但署方每月只公布數字而未列出所屬級別和說明,令人難以知悉蚊患實況。

防治蟲鼠隊巡查紀錄缺失

他稱食環署在去年4月起發布「密度指數」,標示個別誘蚊器一帶的蚊子活躍情況,但署方沒解釋指數與「誘蚊器指數」的關係,致市民易混淆兩者的意義。

公署亦審視了3個監察地區的防治蟲鼠隊工作,發現承辦商隊伍的恒常或突擊巡查,食環署不同職級的巡查人員,均有不足之處。例如衞生督察需最少每2個月突擊巡查一次隸屬的承辦商隊伍,但前年1至4月馬鞍山3隊隊伍的巡查紀錄均欠奉。

申訴專員趙慧賢引述食環署指,基於風險評估,主要監察白紋伊蚊,因牠們較易傳播登革熱,但全港約有70多個品種的蚊子,認為署方不能只靠監察白紋伊蚊評估香港蚊患情況,應同時分析其他投訴數據並作出跟進。

公署向食環署提出8項建議,包括適當整合每月數據,檢視善用數據方法、審視檢討防治蟲鼠隊工作守則內容等。食環署稱已落實當中大部分建議,將積極研究和跟進餘下建議。

記者:歐文瀚

美術:陳超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