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2年間44宗過勞死 1個月276工時 達日韓台最高水平 半數為保安

發佈時間: 2021/06/10

本港打工仔工時長,職安局研究發現,200宗工作間因心腦血管病死亡個案中,有44宗(22%)工時達日韓台最高水平,一半任職保安,大部分個案死前1個月工作逾276小時,惟當局指未普遍發現與工作相關的風險因素。有工會批評政府沒把過勞死納入職業病;學者則指難定義「過勞」,促政府多與資方溝通以改善工作環境。

職安局向立法會提交報告,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11月期間,200宗工作間因心腦血管病死亡的個案,死者年齡中位數為56歲,90%為男性,職業方面21%為建築工人、18.5%為保安員。

在200宗個案中,104宗報稱有已知的慢性疾病病史,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腦血管意外或中風等,另有62宗驗屍報告顯示,死者出現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及主要冠狀動脈出現達40%至100%阻塞等,均報稱無病史或病史不明;而有12宗工作涉及高或很高體力負荷的體力勞動,包括保安員、建築工人、清潔工人等;另有27宗面對重大壓力。

多涉長者 體能活動不足

另外,研究顯示有44宗個案的工時達日韓台最長水平,即僱員在死前1個月工作超過276小時,或死前連續2至6個月,月均工時逾256小時。在這44宗個案中,一半是保安員;29宗在死前1個月工時逾276小時;42宗則在死前2至6個月,月均工時逾256小時。

職安局指,整體死亡個案中,有135宗(67.5%)並無涉及與工作相關的因素,認為研究結果顯示心腦血管病是由多種風險因素引起,沒任何個案只涉及與工作相關的風險因素。

勞工處亦同意研究結果,指2016年至2020年,保安員佔工作間因心腦血管病死亡人數的16%至20%,一半以上為60歲以上,報告中的37名保安員,平均年齡為62歲,大多體能活動不足,其中17人有潛在病史,包括高血壓、中風、心臟病等;25人為超重;15人有吸煙及飲酒習慣。而44宗屬長工時個案中,全都有個人風險因素,增加觸發心腦血管病的機會。

香港物業管理及保安職工總會組織幹事涂振豪指,私人機構的保安員只分2更,每更工作12小時,不少基層為賺取多1日工資,會連返7日,即每周工作84小時,月入只約1.2萬元,批評政府無立法保障標準工時,將責任推卸到打工仔身上。

未列職業病 法庭難分辨

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蕭倩文說,每年接獲10多宗涉因工猝死的求助個案,家屬反映死者早出晚歸、工時長,但因過勞死未列入職業病,法庭亦難以分辨是否過勞死,索償機會渺茫下只能放棄,形容是「白白犧牲」。她批評報告一刀切將死因歸咎於非單一因素,「研究完等於無件事」。

有心臟專科醫生指,近年不同研究均證實,壓力、睡眠不足、工時長均與死亡率有關,並會影響心腦血管健康,認為報告未有設立對照組,在科學上來說並不成立。

曾是標準工時委員會成員、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譽教授梁祖彬稱,本港屬於自由勞工市場,保障不足,且工時長、壓力大,但過勞死與標準工時一樣難以一刀切作定義,認為「工時長唔一定多嘢做」,促政府多與資方溝通以改善工作環境。

記者︰謝雅寶

美術:鄧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