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浸大研「神經防禦」中藥新複方 改善阿茲海默症

發佈時間: 2021/02/04

本港有近1成、達10萬名長者患認知障礙症,當中6成半人屬阿茲海默症(AD)。浸大中醫藥學院研究發現,一個經改良的中藥新複方,經實驗證明可抑制AD兩大主要標記物約3至4成,透過小鼠實驗更證明用藥後可改善記憶力退化,料最快10年後可進行臨床實驗。研究結果已刊登國際期刊,並正於美國及中國申請專利。

AD患者有兩大主要標記物,分別為「β-澱粉樣蛋白」斑塊(老人斑)和「過度磷酸化Tau蛋白」。患者兩種物質積累愈多,AD病情愈嚴重。浸大中醫藥學院研究團隊發現,原用於治療清熱解毒、腦缺血的「黃連解毒湯」中的黃連、黃柏、梔子,可明顯降低老人斑水平;治療頭痛的「元胡止痛散」中的延胡索,則可降低過度磷酸化Tau蛋白水平。

團隊以研製新藥常用技術,設計出24組複方藥物的組合比例,最終製成中藥新複方「神經防禦方」,並以小鼠作實驗,分組餵予低劑量(1.9克)、中劑量(3.8克)及高劑量(7.6克)新複方,發現中、高劑量可降AD兩大標記物3至4成;另進行「水迷宮」及「場景恐懼實驗」,分別測試小鼠在水盤中要用多久找到浮台,及會否記得電擊反應。

劑量愈高未必愈好

結果發現所有AD小鼠最初找到浮台需時約50秒,連續測試6日後,使用中、高劑量的小鼠需時減至約35秒,無用藥的AD小鼠則與首天表現相若。後者測試則以音頻預告電擊,翌日用藥後小鼠聽到同一音頻後繃緊不動避電反應,較無用藥的小鼠長達80秒。

浸大中醫藥學院副院長及教學科研部教授李敏指,兩項測試均證明用藥後小鼠記憶力有改善,而使用中、高劑量新複方效果相若,反映劑量未必愈高愈好,料日後會以中劑量換算到人體進行臨床實驗。

記者︰李嘉慧

編輯:黎家榮

美術:陳超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