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疫下網購增 逾4成青少年使大咗 近半人「奉旨」靠父母找數

發佈時間: 2020/12/15

疫情下網購消費趨增,香港教育大學調查發現,44%青少年出現入不敷支,原因包括購買網絡遊戲、訂閱網上影音串流、買服飾等,且近半人「奉旨」由父母找數,憂經濟不景或令家庭陷入財務危機。社工指,青少年受社會及朋輩影響,大多有「先使未來錢」的思想。理財專家建議家長由零用錢着手教育,如子女花費超支,應在下月扣數。

教大於今年1至6月訪問逾1,000名、來自27間學校的中學生,結果發現24%人每月零用錢為1,500元,44%人過去3個月有出現超支,除了買口罩等防疫用品,更有訂閱網上影音串流、買網絡遊戲及服飾等。

憂經濟不景 致家庭陷財務危機

調查亦發現,青少年認為無論超支、生活費等財政責任都在父母身上,分數高達49.2分。而高中生的理財知識僅得45.9分,屬有調查以來首次不合格,整體平均得分僅47.33分,較去年的67.67分跌超過20分。

負責是次調查的教大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講師何振聲說,學生的收入來源其實是零用錢,不少人的電話均綁定家長的信用卡,更「奉旨」要父母找數,擔心疫情下家庭收入銳減時,恐出現財務危機。

子女超支 家長應下月扣返

另外,不足10%家長有參與孩子的理財學習,何振聲認為家長應讓子女了解家庭的財務狀況,例如讓子女參與家庭的理財決定,即使有任何財政改變,亦能互相分擔。

香港小童群益會計劃經理蔡志成指,青少年受社會及朋輩影響,大多有「先使未來錢」的思想,「即使有理財知識,亦無儲蓄習慣」,家長應多與子女溝通,「讓他們明白對家庭財務也有責任」。

智才投資學會課程總監羅振邦表示,中學生入不敷支,家長和子女雙方都有責任,建議家長如子女消費「使凸咗」應在下月扣數,「讓他們知道這是loan(借貸),需要還」,並可將每月零用錢攤分作4次發放,再設3個錢罌給孩子作短、中、長儲蓄計劃,包括消費及儲蓄,培養理財習慣。

記者︰謝雅寶

編輯:林子豐

美術:Si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