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中學生種大豆 活學生物科

發佈時間: 2020/01/13

本地中學STEM教育活動鮮有衝出課室,有中大學者聯同「大教育平台」,將大豆科研扣連到中學STEAM項目,於下月展開為期3年的系統性STEAM教育活動計劃,冀讓1,200名中學生透過種植大豆學習生物學知識,部分並安排到中國西北部變身「大豆研究員」,研究培育抗旱抗病的新品種大豆。

中大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及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香港中文大學)中心主任林漢明,與中大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學系專業顧問劉國智,聯同大教育平台,獲教育局優質教育基金撥款220萬元及善德基金支持,將於下月展開一項系統性STEAM教育活動計劃「STEAM@Soybean」,冀能提升學生解難能力、擴闊全球視野及加強社會參與等。

計劃以林漢明在大豆科研成果為基礎,為期3年,首兩年每年會招募15至20間中學參與,每校1名教師及10多名中三至中五生,參與3階段實踐活動。首階段每校會獲發不同品種大豆,學生要從種子萌發起,培植下一代種子收成,期間記錄大豆的生長特徵和困難。第2階段每年則約40多名師生,可獲安排到甘肅及陝西等地考察,期間學生要落大豆田,化身研究員觀察農作物生長情況,並與當地年輕研究員交流。

學生落田時踴躍發問

回港後學生可利用首兩階段所得經驗,進行第3階段的大豆研究,例如基因(DNA)標記鑑定品種、為西北乾旱地區設計節水灌溉系統,或將抗逆大豆與南非抗病大豆進行雜交育種,以培植出適合南非乾旱地帶的大豆新品種;第3年則將舉辦展覽等活動作總結。而劉國智會將活動內容整合成為中學生物科、地理及通識等科目教材,預計2022年新學年可應用。

林漢明憶述,過去在課室少發問的中學生,落田時非常踴躍發問,在學校種植活動亦能發揮創意,有學生將學校冷氣機「漏水」轉化為灌溉大豆的水,形容學習經驗寶貴。

編輯︰黎家榮

美術︰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