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港醫學界訂療法建議 助治肝癌

發佈時間: 2019/06/11

肝癌為本地第三號癌症殺手,醫學界早已創立本港肝癌分期系統,最近多個學者更聯合制定治療共識聲明,建議特定情況下可以引入多種技術和藥物,如立體定位放射治療和免疫治療藥物,作為現有治療方案的新選擇。明年計劃制定新聲明,納入更多新治療建議。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副教授邱宗祥解釋,不少國家及本地醫生多根據「巴塞隆拿臨床肝癌分期系統」安排肝癌患者的治療方案,但該系統早於1999年制定,而患者腫瘤如大於5厘米或肝功能較差,或已判斷為不適合手術切除,需考慮其他方案。

確診多中晚期 不能切除

本港學者2014年創立「香港肝癌分期系統」,港大醫學院外科學系臨床副教授張丹圖指,本地與西方病因有別,而本地系統傾向採較積極治療,如身體情況許可,即使腫瘤大於5厘米都建議手術切除。同年研究顯示,相似情況患者如使用本地分類治療,5年存活機率可由巴塞隆拿系統的0%大升至48.6%。

肝癌病徵不明顯,患者確診時大多屆中晚期,已不能切除,需以其他方式治療,故2間醫學院、5間公院共14名跨專科醫生,分析3,856名患者資料及以往研究,去年3月發表「治療不能切除肝癌腫瘤的香港共識聲明」,提出45點建議,探討不同情況下各治療方案優劣,如對接近主要血管和膽管的腫瘤,近年引入立體定位放射治療,可作局部消融以外的治療選擇;近年出現的免疫治療,則有潛質成為二綫或替代藥物。邱又指最近有7種新藥面世,團隊正計劃明年更新聲明。

記者︰李明佑

編輯:林子豐

美術:陳超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