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手機App變物理治療師 助骨折長者復健

發佈時間: 2019/04/08

老年人容易跌倒,新界東醫院聯網資訊科技部和大埔醫院物理治療部聯手研發手機應用程式「髖健通」,讓髖關節骨折復康患者有個「隨身物理治療師」,自行重溫影片做運動鍛練筋腱,期望加快患者的康復進度。

有關的復康計劃分4級,物理治療師會在程式為患者設定計劃和提示,提醒用家定時運動,並自動紀錄至運動日誌;覆診時治療師會按日誌及病人情況評估進度,並建議患者在急症醫院接受手術前,可利用程式認識髖關節骨折的分類,以減低心理上的恐懼。

程式易用 增在家練習動力

77歲的梁婆婆於2月中突然腳軟跌倒,右邊髖關節骨折要做手術,上月中出院,現已可使用助行架扶着走。常用智能手機打機追韓劇的她下載了該程式,並指程式易用,「我日日在家中跟着做,以前覺得去醫院做了就可以啦,回到家裏就不想再做。」梁婆婆的女兒劉女士稱,她曾到醫院上照顧者訓練班,認為影片比硬照更清楚易明,「有app不怕忘記內容,回家又可以重溫,上次上堂要用手機影低幾20張相記低。」她認為應用程式的提示功能增加媽媽練習的動力。

新界東聯網每年約有850個髖關節骨折患者,是最常見創傷;患者出院後一般獲安排回日間康復中心做物理治療,一般每星期1至2次,鑑於輪候需時至少1至2星期,未能即時接受治療。

大埔醫院物理治療部部門經理劉福安表示,設計原意是希望家人陪長者一起做運動,照顧者可透過影片重溫扶抱等照顧技巧;若長者天天在家做運動,相信康復進度會更快。應用程式推出數月,將與理大和外展服務團隊合作研究和評估成效。

編輯:黎家榮

美術:熊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