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中風患者或會喪失四肢活動能力,物理治療師可利用斥資數十萬元的機器輔助患者練習,讓其重獲手腳控制,有初創研發較傳統機器輕逾一半的復康機械手,希望可以普及助患者康復。
初創「Zunosaki」由理大前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副研究員何思傑(Newmen)在2015年創立,他自2008年起研究無綫中風復康手套,認為要走出大學才能把研究產品化,遂成立公司。他去年遇上正於非牟利機構工作的「90後」張晧程(Alvin),兩人一拍即合,Alvin加入初創,成為項目經理。
Newmen表示,在大型復康院舍,物理治療師通常使用購自歐美的大型機械外骨骼,但每套骨骼索價達30萬至100萬元不等,又以金屬製造,重達一公斤,加上人造肌肉要連接氣泵,既昂貴又不便;而負擔不起的小型院舍就只能教患者做簡單練習,譬如「拉毛巾」。
院舍資源有限 只能教「拉毛巾」
經過一年半時間,兩人成功研發無綫中風復康手套,整個系統分為3部分,分別為重約300克的手套、肌電訊號(Electromyogram,EMG)手環及讓治療師控制的平板電腦。治療師先於平板電腦選擇訓練模式,如訓練特定肌肉,再告訴患者;患者有意活動相關肌肉的話,腦部會傳送訊號到肌肉的運動神經單元,此時手環就能感應,並指示手套關節位置的摩打活動,輔助患者肌肉收縮。
手套除輕巧,亦使用藍牙方式無綫控制,毋須連接任何器械;電池則使用可更換的鋰電池,只需兩小時就能充滿,續航力約一小時。此外,與傳統機械需要有技術員操作相比,初創的系統較為簡單,只需由物理治療師以平板電腦操作,選擇不同訓練情景。
初創至今已經投入700萬元投資,包括今年中獲社創基金資助50萬元,以及最近獲兩名私人投資者注資500萬元。Alvin表示,目標顧客為復康院舍、日間中心、私人執業物理治療師等,現時已經進入生產,料來月完成首批15套系統,聖誕前在約10家復康院舍開展商業試驗,估計售價只有傳統機械的三分之一、即10萬元以下;而次批約60套系統亦料於來年4月完成,盼首年賣出20套系統。
感嘆病人生活難 商科尖子投初創
Alvin去年畢業於中大國際貿易及中國企業課程,是一般人眼中的「尖子」。他在本地大企做過實習生,又曾在慈善組織工作,原本可在商界平步青雲,但最後仍選擇加入初創。
他憶述,他有一位現年47歲的親人14年前突然中風,導致半身癱瘓,至今亦只能住在院舍,要靠年老的母親照顧。雖然Alvin當時感受不大,但現在回想,一個看上去健康的人都可能突然失去一切,感到衝擊很大,覺得讀了這麼多書,應要用知識幫助他人。
回報較慢 投資者卻步
Zunosaki的中風復康機械手,主攻醫療機構的B2B市場,亦希望成為有影響力的社企。但Newmen坦言,曾經在比賽、孵化計劃等場合接觸過數十名潛在投資者,他們都認同初創的理念和技術,但談到或要至少3至5年有回報,又要通過歐美的測試標準才能開拓外國市場,便會有所猶豫。
編輯︰陳展宏
美術︰Alex